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無妄劍與麒麟膀,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馬高高揚著脖子,伸長身腰,這一刻它快得像陣風。

趙檉手持鐵槍,臉上微微出現一絲詫異,震驚這馬突如其來的速度。

不過此刻快總比慢好,杜壆在李助手上頂多也就走三招,盧俊義步戰估計比杜壆強點,但總歸都一樣只是小宗師,怕也堅持不了太久。

李助這座府,原本是淮南西路的轉運使司,前後通大,並不比王慶佔的安撫使司小多少,只是王慶為修皇宮擴建了那地兒,李助這邊卻基本沒動。

黃馬繞屋穿殿,哪怕府內諸多障礙,卻是奔走如風。

趙檉不知道盧俊義去哪裡找李助,只能挨處檢視。

待來到這府西側一座大堂門前時,聽得裡面兵器相撞,人聲嘈雜。

他急忙下馬,看這卻是一座宴客的大堂,高大寬長,雙門洞開,急忙持槍走進,卻是見了一地的死屍。

死的都是普通兵丁,足足幾十之多,剩下的有一些龜縮在角落,瑟瑟發抖,還有的正朝門前跑來,似想逃離此地。

趙檉向大堂裡處看去,只見兩人正在交手。

其中一人正是盧俊義,穿了身輕甲,手上拿著鑽金提瀘槍,用的是周侗的招牌槍法,七星耀月。

趙檉見狀眉頭不由一皺,若是盧俊義用旁的什麼槍法,非學自周侗,許還能多走幾招。

周侗的槍法李助不說全部瞭然於心,卻也至少十之七八,當年兩人比武,印證千招,怕是這七星耀月槍使得最多。

趙檉再看向李助,只見李助一身青白儒衫,頭上戴著儒巾,容色清矍,神色無喜無怒,手中持了一口金色長劍。

趙檉頭次看到李助這金劍,這乃是李助的成名兵器,並非凡品。

有詩讚這金劍:

本出崑崙山,打造色亮黃。

鋒銳不可當,出鞘雲飛揚。

金鱗開天際,颯風掃寒霜。

江湖聞色變,劍名曰無妄。

這口金劍喚做無妄,乃是江湖名劍,兩晉之時打造自崑崙山中,劍胚出爐,天地異象,狂風大作,是以起名無妄。

這劍在江湖上有諾大名頭,乃是傳承有序之物,每隔幾十年必然出世一次。

這無妄劍削鐵如泥,吹毛利刃,鋒利無比。

當然,所謂的削鐵如泥大抵指對上一些尋常刀劍,倘弄根粗鐵柱,或一柄鐵錘當頭打去,什麼寶劍也不可能砍斷就是。

此刻李助手持無妄金劍,看盧俊義一槍刺來,輕輕撥劍擋住,盧俊義用得乃是寶槍,這一劍只在槍身留下一個淡淡痕跡,提瀘槍並未受到太大折損。

李助微微一哂,道:“你是周侗的弟子?”

盧俊義聞言納悶,他自然不知道李助和周侗比武之事,更不知他現在所使的這套槍法,對方早就瞭然於胸。

他也不答話,接著“噌噌噌”又是連環三槍使出!

雖然盧俊義知道李助乃是宗師,但心中並不服氣,他大半生磨練槍棒拳腳,而立之年就打遍河北無敵手,江湖人稱河北三絕。

一世所求只是無敵二字,無論馬上馬下,從來心高氣傲。

在盧俊義心中,自家登頂宗師只是早晚之事,便是追上老師周侗也未必不能,可世間宗師難見,想要切磋挑戰卻總不如願。

他曾久居江湖,不是劉錡、折可存等人可比,自是早知道李助名頭,所以在出徵之時,心中便暗暗決定,要和李助單打獨鬥一場。

以小宗師身份挑戰宗師!

在外人看來,這自無異於以卵擊石,畢竟哪怕小宗師再厲害,但和真正的宗師相比,還是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宗師乃是可以開山立派的存在,博採眾家之長,集大成於一身。

毋須再練前人流傳本領,自家就可以創下種種槍棒武藝,獨到的絕技,方才能稱為宗師。

江湖之上,宗師極少,不超雙手之數。

盧俊義想挑戰宗師,別有倚仗,不然他即便有些狂妄,可又不傻,哪裡會做平白無故送死之事。

只不過,他終究還是低估了這宗師二字。

三槍連環,連李助的衣角都沒有碰到,他已是全力,心中暗暗估算,即便槍速再快上三成,還是未必能碰到對方,不由心中就是暗暗一沉。

李助這時又道:“我道是誰,原來是河北的玉麒麟。”

盧俊義咬牙道:“金劍先生果然不同凡響,再接我幾槍!”

他槍招驟變,竟是一手雨打梨花,這門槍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