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章 兵臨城下,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中午,龔端大軍撤回了廬州,於廬州城外結下營寨。

下午,朝上緊急議事,王慶又重新佈置了一番防禦,城外鋪開了五萬大軍的聯營,將廬州北城橫在其內。

王慶免去了龔端兵馬大元帥的官職,又免了杜壆副元帥,任命段二為大元帥,方翰為副元帥,帶領幾十員大將於城外拒敵。

黃昏時,探馬回城稟報,言說廬州城北三十里處,發現宋軍蹤跡。

王慶聞言大驚,急忙命人再探。

半個時辰之後,竟有一支宋軍趁著夜色,直來到廬州城北聯營前,射了一輪箭雨,隨後掉頭就走。

段二怕前方有宋軍埋伏,不敢去追,下令按兵不動。

晚間再開朝會,王慶臉色鐵青在上方說話,城外段二忽然派人送來訊息,說宋軍已在廬州城外十幾裡處紮下營寨,修建各種防禦工事。

王慶冷笑道:“這都打到家門口來了,諸位愛卿沒有妙計拒敵嗎?”

範全此刻出班道:“王上,宋軍雖然已至城外,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臣觀戰報,我軍雖然之前有折損,但眼下匯合了光州黃州五千軍,還有壽州敗軍,依然有八萬之眾,比宋軍只多不少。”

又有丘翔出班道:“範殿帥所言甚是,宋軍本只有七萬多兵,壽州幾場大戰下來,也多有損傷,遠沒有我軍人多,之前我軍對上其他宋軍,哪怕人馬少於對方,卻都能大勝,此刻宋軍人少,就算來到廬州城下,亦是不足為懼。”

王慶怒道:“既然兵比對方多,為何又連番吃了敗仗?”

眾臣見他惱怒,便是噤若寒蟬,再不發一聲,哪怕李助也在班首閉目闔眼,假寐起來。

王慶看無人說話,氣得起身就走,待幾步後又回頭道:“丞相留下主持大事,孤有些乏了,先回宮去。”

他說罷拂袖,轉去了殿後。

眾人看王慶離開,紛紛抬頭望向李助,半晌李助才緩緩睜眼道:“諸位先回吧,好好休息一晚,軍事等明日再議。”

眾人見狀,知是李助心中也沒什麼計策,便一起告退。

廬州城北十八里,一座大營早已結好,柵欄,鹿叉,拒馬,壕溝,樣樣工事齊全。

營寨之中,旌旗招展,高約三丈的鮮紅帥旗之上,繡了個斗大的齊字。

旗下,中軍大帳之內,這時燈燭通明,人頭攢動,正在議事。

宗澤坐在帥位上,兩旁分別是劉錡、折可存、王稟、盧俊義、黃孤等人。

宗澤此刻放下手中密信,看向黃孤道:“黃將軍,王爺所定之計我已看過,王爺說此計只是暫定,一切隨機應變,只是我有些不解,這廬州西城為何會有機會開啟?”

黃孤原本只是在親軍司掛了個職務,但太低微,宗澤不好稱呼,便以將軍相稱。

黃孤聞言道:“廬州西城的西平門守將,乃是王爺舊識,沒想到竟在賊軍中相遇,若王慶沒有調動職務,日後當可為西門內應。”

宗澤沉思片刻,點頭道:“原來如此,王爺說沒說下次聯絡放在何時?”

黃孤道:“王爺說,但凡軍前城頭相見,即可聯絡,打出旗語就是。”

宗澤道:“若是有不決之事……”

黃孤笑道:“宗監軍自可做主。”

宗澤道:“想要裡應外合,必得先破城前營寨,據斥候回報,廬州城前不下五六萬軍,城內雖然不知,但兩三萬人應有,這與之前在濠州時所得戰報不同。”

劉錡道:“監軍,雖然賊軍比我軍多出一些,不過這幾場仗下來,能看出對方的戰力極其普通,且在軍律上還不如我軍,屬下以為城前賊軍好破,反而是城池難破,若王爺在城內真有內應佈置,那隻要破了城前賊軍,攻破廬州便指日可待。”

宗澤看他道:“劉將軍可有甚麼妙計?”

劉錡道:“屬下以為,賊軍貪功,還是引蛇出洞,埋伏打好。”

折可存在旁聞言道:“之前賊軍已經吃過幾次埋伏,就是剛剛派兵去城前射了一輪箭,賊軍都未出戰,想要再次伏擊,怕是艱難。”

王稟這時道:“眼下賊軍大營只橫於北城之前,可以騷擾其它三門,引誘賊軍前去守護,連續幾次,賊軍自亂。”

劉錡道:“此法難行,先不說那三門只守不攻,就說北城這邊賊軍眾多,若是包抄過去,裡面賊軍再迎出,兩面夾擊,我軍必然損失慘重。”

王稟道:“我後軍也可接應前軍,到時誰夾擊誰還不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