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2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無論是蓋朱城,還是軍司所在的卓囉城,都處在虛弱的狀態,他便趁此機會,拿下此二城。

至於進軍路線過長,打過後不好回撤的弊端,他卻沒有太做考慮,因為一但進軍西夏,他壓根就沒想過再撤回來。

拿到手的城池土地,怎麼能輕易回吐?

柳隨雲已經讓蕃官下去西海湖之南,前往聯絡吐蕃的生蕃部落,前兩日便帶回不少人口,有的部落早就吃不上飯,蕃官按照柳隨雲教的言語勸說,這些生蕃部落倒是樂意遷徙,未來的時間內會有源源不斷蕃兵加入隴右。

而且在西寧州、湟州、廓州、積石軍等地,也是大肆招軍,高過大宋五成的軍餉,讓不少羌、鶻,還有散落在外的党項、韃靼都來當兵。

至於漢人更多,甚至黃河以東不少想要從軍吃飯的漢人,也紛紛跑到河西,跑去西寧州加入軍伍。

除了立刻就能拿到手的軍餉、安家費之外,隴右都護府更是許下了土地。

大筆的土地,只要立下戰功,就有土地獎賞,無論是軍官還是小兵。

但這個所謂的立功並非在熙河隴右,乃是在西夏,想要獲得土地,就要前往西夏參戰。

西夏這時富饒,原本就佔據了大片河套地區,黃河自蘭州上行的土地全都是西夏的,且自李乾順繼位以來,大力發展農業和牧場,西夏的富庶區域甚至已不下於中原一些地方。

前來參軍的漢番對和西夏打仗根本就不在乎,西北人口向來強悍,又是雜居,原本打仗就是打西夏,在邊境打和去西夏國內打,於他們心中都是一樣的。

他們也對如今的西寧州與大宋是否有區別沒什麼概念,西寧州不舉反旗,大元帥姓趙,是宋國皇帝的兒子,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樣的,尤其是各族番人,心中自當是如皇子分封,自領一部罷了,吐蕃党項、回鶻韃靼都有這種傳統。

所以趙檉這次打過去就沒想著再撤退回來,畢竟後方兵源並非緊缺,而且可以邊打邊收兵,只要打了勝仗,降軍也好,党項尋常百姓也好,都是軍兵來源。

這種時刻不要提什麼忠心不忠心,是否真心投靠,党項一族本就多變,只崇拜強者和力量,戰爭機器開動之下,哪有那麼多選擇,一但西夏樹倒猢猻散,大勢所趨,那假意也變成了真心。

趙檉這次親自帶兵,留下柳隨雲守護西寧,此行打下蓋朱城毫無疑問,而且一但向前再破了卓囉和南軍司所在的卓囉城,那就以卓囉城為基地,西北謀西涼,東北謀興慶。

此刻已經是傍晚時候,大軍過了把拶宗城,來至湟州東南的通川堡。

通川堡乃是童貫推堡制度的起始之處,也是所有軍堡裡最大的一座,駐紮了二百多人的樣子。

趙檉堡外扎軍,這些軍堡的兵卒在湟州被拿下之後,也都投降了,他們的想法和廓州知州一樣,反正都是你們老趙家自己的事,我們才不自相殘殺呢,而且聽到軍餉直接提了五成,更是都歡呼雀躍。

可不要小看這五成軍餉,這每月多出的五成,在西北之地可以多養活兩三口人,或許在中原不算什麼,但在西北絕不是個小數目。

在通川堡住了一晚,第二天趙檉點齊了兵馬,緩緩向著西夏邊境處移動而去。

隊伍走的並不快,這條道路山野較多,亂草砂石,無論人馬都不好疾行,而趙檉也有意壓著速度,每路過一處堡壘寨子,都入內檢查一番,直至天晚,前方還剩下兩三座軍堡的路程,便會到達西夏邊境。

趙檉剛要下令原地駐紮休息,忽然前哨探馬過來中軍,幾個人匆匆忙忙攙扶著一名混身是血的堡兵。

未待趙檉開口詢問,那堡兵忽然吐出一口鮮血,張嘴道:“王,王爺,大事不好,西夏,西夏襲邊……”

說完之後,身子猛地顫了顫,便沒有了氣息。

趙檉聞言臉色鉅變,西夏襲邊?!

莫非他們都預料錯了?西夏根本沒有去進犯蘭州,而是奔著湟州而來?

可是不對啊!從卓囉和南軍司,透過邊境再到湟州,這條路途實在太過遙遠,而且極其難行,堡壘遍佈,很難不走漏訊息,再說湟州雖然相對比較繁華,可戰線倘若要拉這麼長,即便搶了東西,也很難撤走,更不可能直接佔了城池,那會被直接包餃子的。

趙檉沉著臉,下令道:“全軍戰備!”

片刻之間,大軍直接進入作戰狀態,然後趙檉吸了口氣,再度下令:“前方發現西夏敵蹤,騎兵向前,直接衝殺過去!”

前方張憲得令後,立刻指揮著第三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