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陽謀,得將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0章 陽謀,得將,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長道:“屬下覺得是這樣,敷川正常時候無礙,敷川護城河外到渡蘭湖那一段是有堤壩的,所以水只會朝南去,不會奔向敷川。”
杜壆在旁道:“你的意思是掘開堤壩,引水倒灌敷川?可是敷川也不算小城,需要多少水才能淹了?”
衛長道:“所以屬下才提關雲長水淹七軍之事,此刻雨水剛來,可以趁機築蓄,建多大的壩藏,就能儲多少水,待實在存不住的時候,開啟水閘,掘開渡蘭湖壩口,讓大水衝撞過去,哪怕不能浪高三丈淹了敷川,也會沖垮城牆,就算衝不垮城牆,但這麼大的水下來,那磚石也肯定鬆動,城門也會變形,到時候破城就會容易許多。”
趙檉想了想,道:“確會如此……而且大水過後,勢必有一些疫症,因為山上獸鳥,地上蛇蟲被水淹死,積於城下,會傳播毒病。”
杜壆道:“王爺,可這得積下多少水,才能達此效果?恐不是一兩天就能奏效。”
趙檉道:“確不是幾天能完成,不過無妨,明日我親去丈量地形,然後畫出圖紙,你派人前往施工便可,工程儘量快些,但也不必日夜不停,傷損了兵丁。”
杜壆道:“王爺,渡蘭湖距離敷川如此之近,不會被城中西夏軍察覺我們要用水攻嗎?”
趙檉瞅了他眼,搖了搖頭道:“堅德啊,你太實在了,為何要怕他們覺察?就是要他們看到才對啊!”
“王爺,這是……”杜壆神色窘了窘,忽然眼睛一亮,道:“屬下想到了,想到了!”
趙檉微微一笑:“想到就好,此乃陽謀是也,西夏軍不是不出來嗎?那就讓其看到咱們挖水道,築堤壩,蓄水準備淹城!”
“正是,正是!”杜壆道:“他們死守敷川,不出城迎戰,就叫他們眼睜睜瞧著咱們做勢淹城,這水淹之策,他們在城中毫無辦法,既阻止不了,也防護不得,若是隻看下去,那最後肯定承受其苦,但若不想被大水淹,那就得出城阻止,一但出城,又正中我方下懷。”
“果真好妙計,果真好陽謀!”
“王爺神機妙算,屬下佩服!”
“這等計策真乃神助!”
“此番必定馬到功成,拿下敷川!”
眾人一時恭惟起來,趙檉擺了擺手:“此計並非本王所想,都不用奉承本王了。”
他瞧向那獻計衛長:“你叫做什麼名字?”
衛長這時也激動,看出趙檉確定要行此計,急忙禮道:“回王爺,屬下喚作李孝忠,字少嚴。”
“李孝忠,字少嚴?”趙檉聞言微微一愣,上下打量這衛長:“孝順的孝,忠心的忠?”
衛長納悶趙檉反應,緊張道:“正是……”
後面楊志這時道:“王爺,少嚴是之前柳都護在湟州招兵時過來的,因為帶了五六百鄉人一起投軍,平素又好武藝,行豪俠,所以柳都護便直接任命了衛長。”
趙檉眼盯李孝忠,道:“好,很好!”
李孝忠不知道他說什麼很好,以為是誇讚水淹計策,不由羞愧道:“王爺繆讚了,屬下只是看見外面下雨,才偶然想到此策,實是機緣巧合而已。”
趙檉走到他身前,拍了拍他肩膀,這李孝忠身材中等,但瞅著十分結實,趙檉微一觸他肩頭,便知有武藝根底,而且不淺。
“並非繆贊,所謂厚積而薄發,若以往沒有韜略積累,又怎能觸景生計呢!”趙檉笑眯眯地看著李孝忠,心情十分舒暢。
他眼下不但缺兵,更加缺將,尤其是既有謀略,又擅武藝的大將。
呂將算是智謀過人,可惜一介書生,不說手無縛雞之力也差不多,趙檉真怕他哪天不小心被人砍死在陣前。
剩下的張憲太年輕,有時衝動,還須鍛鍊。
至於柳隨雲雖也擅長計策,但他其實更擅的是內政,若叫他來帶兵,那麾下地盤一大堆事誰來處理?各項雜物稅收糧草商貿歸納誰能統籌得了?趙檉想想就頭大如鬥。
其他有謀略的就沒誰了,都是些粗糙漢子,沒有類似吳玠、劉錡、韓世忠、岳飛等文武雙全的人才。
可眼下卻忽然發現了一個,就是這李孝忠。
李孝忠,字少嚴,隴西寧縣人,少有大志,往來皆豪俠,閒習騎射,因居住邊境,常觀察山川形勢,會趁西夏放牧時抓走其中良馬。
後靖康之難,毀家紓難,募兵勤王,帥三千人入京師,補承節郎。
靖康末,上書彈劾李綱不知兵,詔令有司追捕,不得不改名“李彥仙”並逃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