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總武,創藝,演槍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總武,創藝,演槍,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剛才練的是花槍,花槍較短,正常不足一丈,上了一丈的就叫大槍。
花槍也有纓,但一般的紅纓槍白纓槍指的都是大槍,軍中有七尺花槍八尺棍,大杆子一丈零八寸的說法,就是這個意思。
白戰小跑取來大槍給趙檉,趙檉單手擎槍,微微一震臂,那白杆子立刻崩得溜直,再一抖動,槍上紅纓似花,剎那開放,一支槍頭如電賽雪,在陽光之下森寒冷冽。
他也不說話,自顧自地耍起了一路槍法,白霸白戰哥兩個都瞪大了雙眼,不願錯過分毫。
趙檉平時極少演練武藝,就算心血來潮舞一套劍法,他二人也看不懂,因為實在是太快了,根本都瞧不出所以然。
但此刻趙檉這路槍起手就慢,似乎在邊思考邊用,兩人都不願意錯過這難逢的機會,畢竟趙檉當他們面練槍,就是默許了他們來學,至於能學會多少,就看他們自家本領了。
趙檉槍走連環,每一招銜接之處都仿如羚羊掛角,雪泥鴻爪,根本無跡可尋,彷彿天成一般。
但他的速度一點點加快,看得白家兄弟開始揉眼睛,拼命地去記,待到最後,就看那槍幾乎已經成了大團的白色光芒,中間一點紅花綻放,煞是驚豔好看。
可就在這時,忽然“咔巴”一聲響,白光紅花全都不見了,竟是槍桿斷了,槍頭不知飛去了何處,槍纓飄散半空落於一地。
趙檉站在那裡,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自家有些太心急,這融合開創新槍法哪能一遍就好?也未免將這種事情看得太簡單,雖然他已是半步大宗師,可一蹴而就還是有些倉促難以辦到,總得再細細思量,多演練幾次方好。
丟掉半截白蠟杆,他甩了甩手,道:“去叫劉營長,到軍牢裡瞧瞧。”
白家兄弟剛才都已經看傻了,王爺居然將槍桿給練斷了,那可是白蠟杆,極度柔韌,別說練槍之時,就算是讓你故意用力去折都未必能夠折斷。
鐵槍之外的槍桿大抵三種,差一些的深山老林中生長的長竹,並非那種普通竹材,好一些的白蠟杆,更好的牛筋木,這個稀罕少見。
這些都是很柔韌的材料,就算是拿著當棍棒使用,往樹木上亂打,都不會斷,何況練槍?
由此可見趙檉的腕力寸勁得有多強,白戰一臉崇拜地道:“王爺,我去,我就去喊劉營長。”
片刻後,元果顛顛跑來,彎腰道:“王爺有何吩咐?”
趙檉看了他一眼,然後朝門外走,邊走邊道:“和本王去牢裡瞅瞅。”
卓囉城軍牢之內,元春正抱著根大槍桿坐在地上發呆。
這槍桿好長啊,雖然沒有槍頭,卻也幾乎有她兩個高了。
家族之內幾乎沒有練槍的,她們元家雖然是武藝世家,但槍這種東西在西夏幾乎就軍中有用,江湖上頗為罕見。
她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習武天賦,家族內找來許多名師培養,有家內的,還有江湖上和元家交好的。
她學了許多本領,拳腿掌指,刀劍鞭尺,幾乎是樣樣都精通,最後選擇了一支翠色長笛做兵器。
說是長笛,其實乃是笛中劍,尺八無情,鋒銳難擋。
她用劍,練劍,近兩年只在劍術上浸淫,劍將是她一生的兵器。
她覺得自己的武藝已經了不得,十六七歲的一流本領,整座西夏江湖怕是也沒有幾人。
可……一想到那天的打鬥,其實也說不上是打鬥,她們四個衝過前去,眨眼間就都倒在了地上,根本不知是如何敗的,那種無力之感,至今想起來還讓她禁不住瑟瑟發抖。
那人,那個宋國狗官的武藝有多高,她不敢想象,怕是十三哥才能與之一較!
十三哥就是元十三,元極!
元極乃是元家第一天才,如今二十八歲,已經踏入了宗師境界!
二十八歲的宗師,在西夏江湖的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罕見,在元家之內更是獨一份。
而她,雖然也是天才,但也只是在追逐元極而已,有望將來的某一天,也可達到宗師境界,這一天或者遙遙無期,或者會很晚,絕不可能如元極一樣,在三十歲之前便達成。
想到這裡,元春不由抱緊雙膝,將腦袋放在膝蓋上,懷內的大槍桿彷彿根巨大旗杆,襯著她纖細瘦弱的身子,看起來十分好笑。
發了會兒呆,似乎想到什麼,元春氣呼呼地站起身將大槍桿丟在地上,然後開始生悶氣。
那宋國狗官為什麼要她練槍?還拿元夏幾個威脅於她,這槍有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