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千里不留行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章 千里不留行,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幾個時辰過去,夕陽西下,已見暮色。
耶律大石雙眼血紅,他率人在漫漫長草的碧野丘裡追殺趙檉,非但沒有成功,手下反而越來越少了。
此刻耶律大石身邊只剩三百多人,個個疲憊不堪,被趙檉繞得暈頭轉向。
趙檉時不時地衝出來殺個對穿,草木掩映之下,根本抓不到他,更勿論圍堵合攻。
看了眼天邊落日,耶律大石神色間出現一抹頹唐,這麼久時間,蕭敏早就跑得不知多遠,而原本想要透過擒殺趙檉,迫使蕭敏返回上京的計劃,也基本告空。
抓不住趙檉,也殺不了他,這碧草丘內,不是人多就有用處,不是擁有弓箭暗器就會佔據上風。
三步之外不見物,誰速度快誰才說了算,誰才可以發起主動。
而隨著天色越來越晚,這種情況會進一步加劇,等到天全黑下來後,在這人高的荒草之內,他這幾百人很可能會落入被對方隨意宰割的境地。
耶律大石在馬上辨別了一下方向,艱難地轉身,他不想承認,也不想認輸,但事實卻是,這次追殺徹底的失敗了。
他有些後悔當時沒有去找天祚帝調遣大軍,不然上萬軍馬橫推碧野丘,就算草木再多,對方也無可遁形,大軍碾壓之下,個人武藝又算得了什麼。
可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片刻之間他彷彿老了十歲不止,望著上京城方向,想要下達撤退的命令,卻遲遲沒有開口,他太不甘心。
“林牙……”旁邊的親兵隊長小聲說道:“屬下看,還是,還是……暫且回去,從長計議吧。”
耶律大石目光落在親兵隊長身上,眼神裡滿是殺氣,他一鞭子抽去,打得親兵隊長在馬上身形一踉,低下頭不敢再張嘴說話。
就在這時,草叢內光芒閃爍,寒意出現,一道劍光恍如黃昏之星,瞬間就穿插進隊伍之中,然後只是眨眼的工夫,便透了過去,隱匿進那一側的草叢。
又是十幾人倒下,甚至都沒有發出呼喊之聲。
耶律大石心中最後一絲不甘的堅持,終於在這一刻土崩瓦解。
“撤退!”他沉沉地下了命令。
身後眾人聞言如蒙大赦,尤其是那些草莽好漢,都長長地出了口氣,終於要離開這鬼地方了,再呆下去,他們這些人怕是全軍覆沒都不好說。
對面的刺客實在是太可怕了,宗師級的刺客,他們從未聽聞過,卻於今日見到,這將是他們一輩子的噩夢,下半生想起今天的遭遇,都會瑟瑟發抖,不願回憶。
可是命令下達之後,耶律大石卻發現哪怕是撤,也並非那麼好撤的。
即便加快了速度,不計損失,但天色已晚,亂草叢裡,地勢起伏不平,馬又能跑得多快?
他們此刻已經深入到碧野丘中間,往外還須二三十里才能出去,這一段距離若是在平原上用不了多久,但是在此處,卻步步艱難。
因為趙檉看見他們回跑,非但沒有就此離去,反而銜尾追殺起來,一個人,追殺三百多人!
堪稱難得一見的奇景。
“趙檉小兒,欺吾太甚!”耶律大石仰天長嘯:“不報此仇,我誓不為人!”
他聲音響徹四方,震得剛剛歸巢的倦鳥都“撲稜稜”飛起,入窩的小獸都渾身顫慄,不敢有絲毫動靜。
但是,卻沒有人回應他。
只有一道孤寂絕冷的劍光,恍如這暮色下落寞的歸客,不時地穿過倉皇撤離的隊伍,收割著廉價而脆弱的生命。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寂寥的歌聲在草叢中忽遠忽近傳來,彷彿一個流浪的詩人,在感慨著人生的不公,命運的坎坷,歲月哪有半點靜好,只有無奈落魄,只剩下滿腔的忿忿不平。
血已冷,劍未涼,殺人如草芥,奪命三尺中。
歌聲忽遠忽近,沒誰能辨別真正方向,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只怕晚跑一步,便會撞上那無情青鋒,喪命碧野丘中。
耶律大石在馬上搖搖欲墜,忽然一口鮮血噴出,“趙檉小兒,吾必報此仇,天地為誓,天地為誓!”
終於,一行隊伍逃出了漫漫長草,此刻已經是明月高掛,光輝清冷。
只剩百多人,恍如失魂落魄的行屍走肉,向著上京城方向狼狽而去……
幾日之後。
趙檉四個,出上京路,過南京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