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八方連天一派雲,天下綠林一家人,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佛寺又稱明教寺,明教院。

這座寺宏偉廣大,乃是淮南兩路最大的一座寺院,向來香火鼎盛,就算是王慶破了廬州,也沒受到太多影響,依舊燒香拜佛人不斷。

站在寺門前看了片刻,趙檉自言自語道:“明教寺……”

姚平仲身上背槍,是一杆通體漆黑,唯有頂上尖芒處一點閃亮的大槍,正是趙檉的黑日滅芒槍。

不過此刻這槍被油布包裹,只能看出個槍形來,外人倒是不知具體模樣,只做普通長槍。

來廬州的江湖綠林人,哪有不帶武器的,大抵短兵多,長兵少,不過長兵都是朴刀、槍、棒這三類,倒是不引人注意。

這時寺院的大門尚未關閉,但天色晚了,進的人寥寥無幾,多都只向外出,來燒香祈願的老少男女都有,大抵都是前來禱告天下太平,莫再打仗。

寺門進出並非一處,乃是有山門幾扇,分為平安處、最吉祥處等等。

趙檉三人走的是最吉祥處,這裡只進不出,頗為順暢。

在院內四周逛逛,又買了幾捆香上去,三人往大雄寶殿走。

鐵佛寺內的寶殿極大,裡面供奉了一尊生鐵佛,寺名由此來。

進了大殿,因是要到閉門時間,裡面並沒幾個香客,小沙彌過來提醒一聲,黃孤答了片刻就走,小沙彌便轉身離開。

趙檉抬頭看這佛,卻真是一座鐵佛,足足有丈八之高,這自是與後世不同了,後世經過幾座朝代更迭,戰火紛亂,幾次重建後,早就沒了鐵佛。

可眼下卻還是這佛,趙檉仔細打量,這佛雖然亦是慈眉善目,卻與別的佛大有不同之處,別的佛圓光都是在腦後一圈,俗稱佛光。

但這佛的圓光卻是籠罩了全身,呈出一個巨大圓形,佛在中坐,佛光從身體四處散發開來,雖不是真的光,只是雕琢出來,但卻給人一種處處光明的感覺。

趙檉眯了眯眼,這是什麼佛?

姚平仲在旁看得也奇怪,道:“主人,這鐵佛倒是稀罕,能鑄如此大不說,形制還這般古怪。”

趙檉點了點頭,看殿內已無人便轉身朝外走,剛剛踏出大雄寶殿的門時,忽然瞧見兩個身影在外面殿角處向後拐去。

他瞅著彷彿有些熟悉,繞過大殿到拐角向後看去時,卻又不見了人,仔細回想應是兩個穿黑衣的,倒不是和尚。

姚平仲過來問道:“主人發現了什麼?”

趙檉搖頭道:“如今這廬州城龍蛇混雜,來往各地之人太多,許是看錯了。”

他邊走邊思索,看錯了其實不可能,這一世過目不忘可不僅僅在文字上,見過的人和物也是絕不會忘記的。

只是這幾年看的人多了,說不得就有來廬州的,或許只是見過罷了,未必真的熟悉。

出了鐵佛寺山門,回到客棧,一夜無話。

第二日大早,廬州城內外人山人海,喧鬧無比。

但凡城內參與打擂的,都彙集城門處,然後軍兵開出一條通路,有序出城。

趙檉放眼望過去,怕不是有幾千人之多,這還不算城外那些臨時房屋居住的綠林人。

若是後續還有四方綠林前來,人數過萬怕是都沒有問題。

他臉色陰陰沉沉,看著這些綠林男女老少都有,就是僧道之流亦能瞅見,倘是聚集起來,實在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隨著人流出門,便是要檢查打擂令牌,無誤之後進入前方場地,這廬州擂卻是沒有百姓圍觀的,都是江湖綠林之輩。

陽光照耀之下,各種兵器閃閃發光,三個一起,兩個一夥分開站立,眼神中對非是同路之人都充滿警惕。

更有仇家相見,分外眼紅,心中暗想著如何在擂臺上弄死對方。

這時三遍鼓響,軍兵們把手上的長槍大刀高高舉起,隨著馬蹄聲,城門內出來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個個頂盔摜甲,過去之後,又是各色步兵持槍拿斧,中間夾了三駕車子,最頭裡的車子是仿帝制,畫龍繡鳳,六馬架轅,威風無比。

趙檉遠遠看去,知道這是王慶到了,後面的兩駕車子應是段三娘和李助。

王慶自身武藝稀鬆平常,但身邊高手眾多,就是這段三娘亦是拳腳精通,心狠手辣,有個大蟲窩的渾號。

趙檉描了眼車駕,便轉回了頭,這廬州城可不比塞外的大草原,就算他此刻能殺王慶,隨後怕是長了翅膀都飛不出去。

又過片刻,那花篷看臺被層層甲軍包裹,王慶在諸人簇擁下上臺,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