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帶兵,帶兵!,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議直到中午才結束,哪怕道君皇帝大發雷霆,下面的百官也沒有拿出甚麼好的對策。

除了童貫一直堅持調西軍征剿,其他人所言大都不能行,多是敷衍之辭。

道君皇帝又哪裡聽不出,不過眼下這種情勢,他也沒好的辦法,只是於麵皮上實在扯不過去,兩次征剿,把京畿禁軍的臉都丟光,他這個官家更是騎虎難下。

不過想到從西軍調來的六人,心中又微微有了點念想,雖然念想只是零星,卻總是還要試試。

本來調這六人就是為防萬一,初時以為是將不行,可此刻就算再糊塗,又怎會看不出來京畿禁軍並非將不行,而是兵將全不行!

西軍六人,他只召見了劉錡一個,他視劉仲武為心腹,對劉錡自也如此。

劉錡這些時日下到軍中,已是對馬步軍情形都有所瞭解,知道京畿禁軍糜爛不堪,貪生怕死,難堪大用,便也和道君皇帝直言不諱,全都說了出來。

可道君皇帝卻想,但有你們這些西軍的將領帶著,總會比之前強上些吧?

匆匆宣佈散朝,隨後道君皇帝又回頭說了句:“齊王留下!”

趙檉從朝班出來,跟隨著道君皇帝轉去後面,本來想著是要回延福宮說話,卻沒料直接進了垂拱殿。

垂拱殿空曠,道君皇帝坐下後,令張迪關好殿門,便瞅著趙檉看。

趙檉被看得心中發毛,剛想詢問,道君皇帝開口道:“二哥兒可願為朕分憂?”

趙檉一聽道君皇帝的語氣,心頭不由就是一動,行禮道:“孩兒自當為爹爹分憂,為朝廷盡力。”

道君皇帝點了點頭,繼續看趙檉,又是半天不說話,眼神裡滿是審視和琢磨。

趙檉暗道,這不會是想讓他帶兵去剿王慶吧?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打王慶還不如去打西夏呢。

這一朝皇子帶兵出征是有記載的,海上之盟,宋金夾遼之際,三皇子趙楷便掛了北伐大元帥。

只不過前軍童貫在燕京和白溝,兩次慘敗,本來已經帶著大軍馬上就出京畿的趙楷便急匆匆跑了回去,向道君皇帝覆命,說甚麼也不去了。

道君皇帝本來是讓他去積軍功,然後更換太子更加明正言順。

文能狀元,武收燕雲,趙楷不當太子誰當?

不過,童貫大敗,趙楷哪裡還敢去,就是道君皇帝也不放心他去了。

趙構也帶過兵,金軍第二次南下之際,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中途折返,駐節相州,受任了河北兵馬大元帥,總節河北兵馬事。

這時道君皇帝道:“二哥兒,朕記得你曾豪言收復燕雲?”

趙檉呆了呆,道:“孩兒……莫敢忘。”

道君皇帝沉思片刻:“二哥兒,可先伐淮西賊子!”

趙檉聞言神色立刻惶恐下來,道:“爹爹,這個……怕是孩兒力有不逮。”

道君皇帝皺眉:“區區草寇,難道比收復燕雲更難?”

你以前都是在欺騙朕嗎?豪言壯語說要給朕收復燕雲,說完了就張嘴要官,如今一個草寇反賊,卻推三宕四,還力有未逮,打個草寇都力有未逮,伱拿什麼收復燕雲?

趙檉心想,難不難你老人家自己還不知道嗎?西府樞密都親自帶兵出去了,不還是丟盔卸甲,失城失地,幾萬兵馬怕不是隻剩下幾千了。

而且你總得容我演一演啊,不然帶兵這種事,又怎能讓你老人家放心呢?

趙檉低頭道:“爹爹,孩兒以為收復燕雲,必用西軍,這討賊卻是要……”言下之意,自是京畿禁軍不堪用。

道君皇帝聞言,倒是氣消了一半,原來二哥兒想的是這個事情,這倒也有些道理,可是朕也沒想過京畿禁軍這般沒用啊,可眼下咬牙也要再打一打,畢竟有西軍的將領在。

他道:“劉錡幾人皆是西軍俊彥,有他們領兵,總要強過以往。”

趙檉不言語,心說你真的以為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就能幹過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

就算那群獅子不還手,你這群綿羊也得能啃動才是。

道君皇帝見他不說話,又道:“且鄧洵武和王襄兩人不比你知兵,軍中眾將再不知兵的話,自是難以取勝。”

趙檉道:“孩兒又哪裡知兵,只不過粗讀了些孫子兵法,檀公策計,六韜三略,武經總要而已,都是紙上談兵,就怕誤了討賊大事……”

道君皇帝聞言,沉默了幾息,道:“河北田虎也是要繼續征剿的,朕已經讓三哥兒做準備,讓他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