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章 一箭雙鵰,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檉到軍前,只見那一邊濠州諸官早就下馬,跟著濠州知州一起跑過來跪在了地上。

濠州知州放聲大哭:“王爺一路辛勞,屬下們日盼夜盼終於盼到王爺到來,有王爺大軍討賊,滅掉王慶指日可待。”

趙檉看他這副模樣,不由皺了皺眉,知一路首府或者知邊境州府,基本都是正四品從四品的官員,濠州這種地方州郡,如果不是像江州那般錢糧廣袤,大抵便是五品。

可五品的官職已經不小,尤其在地方上,掌管一州軍政民生,大權在握,可以說實打實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這樣的身份職位,現在卻跪在地上號啕大哭,這有些太不成樣子了。

趙檉冷著臉道:“哭哭啼啼成何體統,還不趕快起來!”

濠州知州名叫朱啟一,他聞言忙從地上爬起,抹一把眼淚,心中暗道,二大王我不能不哭啊,朝廷要是再不派兵,一但王慶打來,我怕不是就要棄城逃跑了。

趙檉瞅了瞅他,又看後面那些大小官員,道:“淮西一地,唯有濠州未失,你等有功,待剿滅王慶之後,本王會上奏為你們請功。”

一眾濠州官員聞言心中忐忑稍安,略有歡喜,不過他們亦是自知,這可不是他們守城有功,而是王慶壓根就沒往這邊打,濠州地界雖說不上多險要,但是小山小水眾多,無論行軍還是佈陣都不輕鬆,打起來便沒其它地方容易,所以才能持到如今。

說上幾句,趙檉令大軍駐紮濠州城外,隨後帶眾將入城。

在知州府安頓下來後,開始灑出斥候探馬,前往廬州還有臨近的壽州刺探。

大軍自然不能輕舉妄動,如今趙檉對淮西一地情況不瞭解,只知王慶在廬州稱王,封了王妃大臣元帥將領,又四處招攬人物,似打算將淮西做為根據地來經營。

鄧洵武那邊也沒有軍情,鄧洵武丟了廬州後,便在淮東的滁州龜縮起來,訊息再無。

至於這王慶的來歷,趙檉卻是知道一些。

原是個東京人,乃開封府內的一名副排軍。

他父親聽信風水先生所言,巧取了族內親屬一塊墳地,葬了自家父母,隨後妻子生下一子,便是王慶。

據說王慶出生時乃有異象,他父親夢虎入室,蹲踞堂西,忽被獅獸潛入,將虎銜去,妻子便產王慶。

王慶從小浮浪,到十六七歲時,長得身雄力大,不去讀書,專好毆鬥打架,更年長了,便是賭錢宿娼,喝酒耍棒。

如此沒過多久,就把家產敗光,不過靠著一身本事,倒在開封府做了個副排軍,他為人豪橫霸道,每次有銀錢在手,呼朋喚友,吆五喝六,大酒大肉,眠花宿柳,若是有些拮据窘迫之時,就喝酒打人,不問道理,所以眾人又怕他,又喜他。

隨後這王慶卻是勾搭上了童貫之弟童貰之女,這女子被童貫收養為乾女,許配了蔡攸之子,小名叫做嬌秀,年方二八,本來並不般配,但蔡攸的大兒有些痴,便兩下將就,亦是王慶能勾搭上的因由。

可這種事哪裡有不透風的牆,有一日王慶於外吃得爛醉如泥,便在同僚面前露出馬腳,將此事吹噓出去,竟傳到了童貫耳中,童貫大怒,又尋思著太過丟人現眼,便想著暗地裡找機會懲了他。

可該死不死這個時候,王慶吹噓神鬼之事,被人舉報了上去,開封府便拿他問罪,恰好被童貫知曉,就要在發配途中置他死地。

可這人合該做成大事,在發配途中有了一番特殊際遇,不但逃過童貫的追殺,更是一路結識了許多綠林好漢,又娶了段家段三娘為妻,佔山為王扯起反旗,沒許久再殺下山去,勢如破竹般不到一年幾乎打下整個淮西,自號了淮王。

趙檉幾日間召劉錡等人商議,卻也沒拿出個章程,只道是強攻硬打,不合本意。

攻城可不是那麼好攻,這與王慶當時打諸般城池不同,那時城內兵都不多,何況淮西兵丁久不見戰,一看攻城不是逃跑便是投降。

如今賊兵占城自然有一番準備佈置,想要硬打,縱算贏了也難免損兵折將。

轉眼已是五六日後,趙檉依舊按兵不動,天天在府內和諸人研畫地圖,等待訊息。

這一天派往廬州城的斥候忽然回來,手中還捏著一張大榜。

趙檉接過一看不由眯了眯眼,隨後思索片刻,將這榜單傳遞了下去,道:“王慶欲擺廬州大擂,招攬天下武藝高強之人,如能擂上逞雄,封官厚賞,收為己用。”

眾人聞言都是一臉吃驚,拿過榜單瞧了,劉錡道:“看來這王慶手下兵雖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佳男閨蜜

往事如歌

寒王縱寵,絕世嬌妃

孤山野鶴

軍旅:笑我學渣?我考入最牛軍校

李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