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紫色之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是帶兵獨打一面的。
再後來攻西夏,劉仲武受高永年兵敗牽連,差點流放嶺南,不過道君皇帝對劉家獨有恩寵,免了罪過,後又知西寧州,兼任隴右都護府大都護,再知渭州。
劉仲武是道君的心腹,是僅有幾個二次恩召進京過的西軍將領,二次恩召則為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這個榮耀其實是極大了。
再復出則知熙、秦兩州,掛步軍司副都指揮使。
熙帥劉法死後,劉仲武又以熙、渭都統制攝之,趙檉前往隴右的時候,熙河路經略安撫使正是劉仲武。
這一次劉錡入京,道君皇帝給的官職就是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所以,趙檉知道,作為心腹,劉錡是道君皇帝親點來的。
這也是在進門後,劉錡能第一個說話,能排在那儒雅書生之前。
劉錡這時忙道:“多謝王爺掛念,家父家慈安好,錡來京前,家父特意囑咐,要錡代家父向王爺請熙河怠慢之罪。”
趙檉笑了笑,他去隴右時,除了在熙州見了劉仲武一面,過後劉仲武再沒拜見,便是過年也沒送什麼禮物。
可不拜見就對了,拜見才真的是不好啊。
他點了點頭:“坐下說話吧。”
劉錡坐下,趙檉的目光落在了第二人身上,這看似儒雅書生的青年,再次見禮道:“府州折可存,拜見王爺!”
折家當代家主是折克行,折克行子女眾多,名聲大的兒子有折可大,折可求,折可存。
折家可字輩在本朝算是第六代,若算上前朝為將做帥的話則是第九代了。
折家是西北最大的將門,事實上西北是個籠統的概念,比如說隴右到河東,中間隔著五道軍路,那是很遙遠的,只是都沿著邊境,統稱西北五路,若是算上靠內永興軍路,又叫陝西六路,算河東路的話,就叫西北六路了。
折家不但是西北最大將門,也是大宋自建朝來最大的將門,麟州的楊家將,實際上一直都是折家的手下。
折家家族昌盛,族人眾多,開枝散葉,世襲府州一地,這也是別的將門無法比擬的,在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將門世襲州府,可想而知有多難,又有多強。
折彥質的那支折家,不是折克行這一脈。
折彥質的父親折可適,是折克行的堂侄,與這折可求,折可存乃是一輩,但歲數卻是差了幾十年之多,但在這個時代的大家族內,這種並非稀罕,反而十分常見。
十六歲有子,五十六歲再有子,幾代下來,甚至同輩差百歲的都有。
折家可字輩,最厲害的就是折彥質的父親折可適,可字輩的折家將中,最為耀眼之人,被譽為“真將種也”。
折可適沒有依靠折家,所有軍功都是和西夏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十六、七歲從軍,每戰必克,屢立奇功。
最為民間津津樂道的,則是殺得西夏的戰爭狂人小梁太后和手下翻山越嶺逃跑,甚至鞋都跑丟了只能去抄小道。
折可適最後官至涇原路經略安撫使,不過已經去世有七八年了。
趙檉看著眼前的折可存,道:“嗣長,你之前任何官職?”
折可存急忙回道:“王爺,屬下之前剛由於河東路遷鄜延路第四副將。”
趙檉道:“那就是在劉延慶手下了,本王聽說那邊有一人姓韓,喚作韓潑五?”
折可存微微一愕,隨即略帶慚愧道:“沒想到王爺竟知韓世忠這人,此人確實屬下軍中人,平素慣無賴潑皮,不講道理,只是打仗勇猛,才被人喚作韓潑五。”
趙檉看了看他,你倆其實都夠無賴的,折可存參加過剿滅方臘之戰,一直以來的說法是韓世忠活捉了方臘,但後世曾經出碑銘,上面刻了折可存捉拿了方臘,不過既然是主將和手下,兩個人倒都說得過去。
趙檉又道:“令兄接任府州知州了?”
折可存道:“王爺,大兄去世,二兄已於前些日接任。”
折可大病逝,兄終弟及,折可求接了府州。
趙檉道:“坐下說話吧。”
折可存坐下,趙檉又望向第三個人,這人歲數最小,看著也就二十出頭。
趙檉這一次沒有笑,臉色比較嚴肅。
“關中姚平仲,拜見王爺!”
姚平仲此刻心裡有些納悶,這齊王看到前面那倆傢伙都笑得和開了花般,為何瞅自家如此冷淡?自家出身雖然比那倆傢伙差點,可又好像沒差太多才是啊。
關中姚家,世代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