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氣成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暢遊六零年代,呵氣成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道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讓妞妞不能留在徐彙區衛生院,說過可以與妞妞劃清界限,他沒有同意。這又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難,哪能幹這樣子傷感情的事情來。妞妞是不會同意的,沒有必要讓她知道這些。
“可我也會想爺爺奶奶的。”自己走了,那每日新鮮地瓜果蔬菜就得變成一週一次,一週給七日的量,如果自己不回家,那爺爺奶奶在吃食上就會虧了身子,花甲之年的老人,哪能令他們虧了自己,曾繼紅情願讓他們直接懷疑到自己身上有古怪,也不願意他們虧了吃的。
“要不,我也申請調過去。”顧東辰提出自己考慮良久的想法。
“別,你調過去後,咱們真的回不來了。你還是在這裡幫我看顧著爺爺奶奶吧。”曾繼紅連忙直起身來阻止,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兩個人都在漕涇鎮,那到時一結婚,就再也調不回來了。顧東辰還在這裡,爺爺奶奶就能安全地在這裡,她結婚一懷孕就請長假,大不了不要那份工資與糧票。她有金手指,她有底氣。
“嗯。”顧東辰也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是怪捨不得妞妞,想到此,俯上身,火熱的唇印上了懷裡的可人兒。以後,只能一週吃一回肉了。哪像如今天天兒吃肉呢。
三日後。
一大早,俏生生的曾繼紅戴著行囊,揮別了家人愛人,騎著腳踏車飛速離開了曾家。
六點不到出發,到了漕涇鎮衛生院已是近九點鐘,花了三個多小時。還是她沒有負重的情況下,她的腳踏車後座只放了一個空皮箱,外面帶著鎖,裡頭便空空的,到了衛生院時才悄悄放了一些衣服進去。
第一日上班,曾繼紅被安排住進了一間單身宿舍,大概十來個平方,一個樓層就一個公廁與浴室,大家地廚房都設在走廊上。目前衛生院只有五名醫生,三名護士,一個院長。哦,還有一個前院長,現在成了看門、掃地的大叔,後來曾繼紅才知道他是留洋回國的西醫。
漕涇鎮位於杭州灣北岸,處於太湖流域碟形窪地的東南邊緣,全鎮皆為中高平原,地面平坦,土地肥沃,後世盛產稻米與西瓜。
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氣候溫和溼潤,雨水多,光照足,無霜期長,適宜動、植物生長;但也受冷暖空氣影響,氣候多變,颱風、酷熱、寒流、暴雨、汛潮等災害性天氣時有出現。
漕涇鎮於1958年9月建東海人民公社(後改為漕涇人民公社)。設有糧管所,供銷社,衛生院,國營飯店,小學中學等等,每月十五還有集市,如此主要是以物換物。
昨天,曾繼紅去街道辦事處將糧食關係也轉了過去,以後就在這裡副食品店購買,她的工資是34.5元,35斤糧食(一層細糧),這可是醫生的待遇。
簡單收拾了下房間,曾繼紅就帶了本臨床醫學到了衛生院醫生辦公室開始上班。可是,幾日下來,病人不多,這地方窮啊!窮人不到萬不得已誰來醫院啊。
這日,曾繼紅做門診,看了一個面黃肌瘦的五歲小孩,是公社隊長趕著驢車送他們一家三口過來的,曾繼紅接過介紹信,是蔣莊大隊的社員。
曾繼紅一本正經地問:“孩兒怎麼了?”掏出本子與鋼筆,準備記錄。
打著補丁的年輕媽媽眼裡眼淚打了轉兒,哽咽地說:“小孩已兩三天吃不下了。”這回是她唯一的兒子,之後兩個都是閨女,沒了孩子,她也不活了。
“為什麼不吃啊?哪裡不舒服。”
“小孩沒有說不舒服,就是咽不下去。”
“哭嗎?”
“不哭。就是呆呆的。”
“之前有這樣的情況嗎?”
“沒有,從來沒有。”
……
問了半天,沒有一句有用的。曾繼紅起身,繞過去,瞧了瞧孩子的眼睛,又瞧了瞧他的咽喉,摸了摸他的肚子,柔聲道:“告訴阿姨,你想吃什麼?”這哪是什麼病啊?是營養不良。這是餓的。
“面……”蘿蔔頭似的的小男孩,有氣無力地說。
“那先吃顆糖吧。”言罷,從白大褂的口袋裡摸出一顆麥芽糖,直接塞入小男孩的口中,還笑問了聲:“甜吧。”
“這這這,這怎麼好意思啊?”孩子的爸爸在一邊著急的來回搓了手,見狀,訥訥地開口。一付佔了公家便宜的樣子。
“行了行了,抱著孩子回去,下點掛麵給他。”曾繼紅不耐惱地揮揮手。
“孩子他爹,咱家哪有掛麵啊?”抱著男孩子的媽媽嗚嗚的哭起來。
“先回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