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素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中),光陰釀,冷素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僧孽
張姓暴卒,隨鬼使去[1],見冥王[2]。王稽簿[3],怒鬼使誤捉,責令送
歸。張下,私浼鬼使,求觀冥獄[4]。鬼導歷九幽[5],刀山、劍樹,一一指
點。末至一處,有一僧孔股穿繩而倒懸之,號痛欲絕。近視,則其兄也。張
見之驚哀,問:“何罪至此?”鬼曰:“是為僧[6],廣募金錢,悉供淫賭,
故罰之。欲脫此厄,須其自懺[7]。”張既蘇,疑兄已死。時其兄居興福寺[8],
因往探之。入門,便聞其號痛聲。入室,見瘡生股間,膿血崩潰,掛足壁上,
宛冥司倒懸狀。駭問其故。曰:“掛之稍可,不則痛徹心腑。”張因告以所
見。僧大駭,乃戒葷酒,虔誦經咒。半月尋愈。遂為戒僧[9]。
異史氏曰:“鬼獄渺茫,惡人每以自解;而不知昭昭之禍[10],即冥冥
之罰也。可勿懼哉!”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鬼使:佛教所說的受閻羅役使、到陽世追攝罪人的鬼卒。[2]冥王:
即閻羅,詳《犬奸》注。
[3]稽簿:檢核簿籍。簿:指迷信傳說中陰曹掌管的生死簿。[4]冥獄:
陰間的牢獄,即地獄。佛經記載,閻羅主管八寒八熱地獄,又有十八地獄之
說。獄中有刀山、劍樹、炎火、寒冰等種種刑罰。[5]九幽:猶言九泉之下,
指迷信所說地層極深處囚禁鬼魂的地方。[6]是為僧:這個身為僧的人。是,
此。[7]懺:懺悔,佛教名詞。仰教徒唸經拜佛,發露自己的過錯,表示悔悟,
以求寬容,叫懺。佛教規定,教徒隔半月舉行一次誦戎,給犯戒者以悔過機
會。後逐漸成為專以脫罪祈福為目的的宗教行為。
[8]興福寺:據乾隆《淄川縣誌》卷二:縣西三十里冶頭店有興福寺。冶
頭店,今為淄博市淄川區冶頭村。
[9]戒僧:即戒行僧。見《長清僧》注。
[10]昭昭:指陽世。冥冥:指陰曹。
-----------------------page46-----------------------
妖術
於公者,少任俠[1],喜拳勇[2],力能持高壺[3],作旋風舞[4]。崇禎
間[5],殿試在都[6],僕疫不起,患之。會市上有善卜者,能決人生死,將
代問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問僕病乎?”公駭應之。曰:“病
者無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當死!”公驚
詫良久。卜者從容曰:“鄙人有小術,報我十金,當代禳之。”公自念,生
死已定,術豈能解;不應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費,勿悔勿悔!”
愛公者皆為公懼,勸罄橐以哀之。公不聽。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靜以覘之,終日無恙。至夜,闔戶挑燈,倚
劍危坐。一漏向盡,更無死法。意欲就枕,忽聞窗隙有聲。急視之,一小人
荷戈人;及地,則高如人。公捉劍起,急擊之,飄忽未中。遂遽小,復尋窗
隙,意欲遁去。公疾所之,應手而倒。燭之,則紙人,已腰斷矣。公不敢臥,
又坐待之。逾時,一物穿窗入,怪獰如鬼。才及地,急擊之,斷而為兩,皆
蠕動。恐其復起,又連擊之,劍劍皆中,其聲不耎[7]。審視,則土偶,片片
已碎。於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8]。久之,聞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欞,房
壁震搖,其勢欲傾。公懼覆壓,計不如出而鬥之,遂剨然脫扃[9],奔而出。
見一巨鬼,高與簷齊;昏月中,見其面黑如煤,眼閃爍有黃光;上無衣,下
無履,手弓而腰矢[10]。公方駭,鬼則彎矣[11]。公以劍撥矢,矢墮;欲擊
之,則又關矣。公急躍避,矢貫於壁,戰戰有聲。鬼怒甚,拔佩刀,揮如風,
望公力劈。公猱
進[12],刀中庭石,石立斷。公出其股間,削鬼中踝,鏗然有聲。鬼益
怒,吼如雷,轉身復剁。公又伏身人;刀落,斷公裙。公已及脅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