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懟八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工坊擴建(求票求各種),吾夫諸葛孔明,胡說懟八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沔水邊的工地上,招募的工人有上百人,其中有不少是黃家莊子裡的佃戶,如今畢竟是農閒,佃戶們想要多掙點糧食,主家也不會說什麼。再說了,這作坊早一日建成,那新紙就能早一日生產,黃氏族人投的錢才能早日回本。

工地旁,先是搭了一個臨時的灶臺和茅草屋,算是做飯的地方,一個木盆裡放著大量的冬葵,還有一個大盆裡放著李氏今天剛做好的豆腐,旁邊的陶罐裡放著黑不溜秋的就是豆瓣,灶臺上邊兒的另外三個大木桶之中,則是洗好的粟米開蒸了,冒著白色的熱氣。

另有一口大鍋裡頭,正燉著豬肉,肉腥味很重。

按照預先定下的規矩,工地上的伙食,一旬也就是十天必須有一次肉食,另外,每頓的粟米飯是乾的而不是稀的,至於蔬菜什麼的,不是冬葵就是蘿蔔,加點鹽或者豆瓣用水一煮。

今天是開工第一天,所以李氏特地還做了一板豆腐。

見到黃月英,李氏趕緊行了個禮,而後道,“小娘子,今日我先蒸了三桶粟米,想著還有豚肉與冬葵,應當足夠了,若不夠,也還有豆腐。”

黃月英點頭,“辛苦李嬸了,這豆腐的錢,李嬸可算進採買的本錢裡頭了?”

“小娘子說笑,做豆腐的法子都是您教的,我如何能算豆腐的錢!”李氏眼神一瞪,就有些不開心了,“這工坊是小娘子你的,小娘子您是主家,我為主家做事,那是本分。”

黃月英聽著這語氣,都有些無奈,說是這麼說,但做豆腐不是她吩咐的啊!可說到底,這個時代,奴僕就是主家的所有物……周揚與李氏,便是如此。

即便她有心想改,都改不了。

而後她看向黃琮,“小十三,從明日起,你每天夜裡多放幾個魚籠,第二天早上就送些魚過來,讓李嬸跟你買。”

黃琮想了想,“阿姊,不要錢……本來下魚籠也是你教的……”

黃月英眼神一瞪,“你收不收?”

黃琮小腦袋一縮,點了點頭,他也不敢說不啊。

一旁,李嬸見狀笑著點頭,不是一家人,才得把錢算的明白,“豆腐魚湯也是不錯的,就怕小郎君捉不到這許多魚。”

“那多下點魚籠便是。”黃琮表示,下籠子,他是認真的。如今他已經從阿姊那裡學到了許多技巧,也會思考魚兒喜歡在何處棲身,每日都能捉到四五條大魚,族裡有好幾戶叔伯都要與他換魚吃呢。

“這還差不多,反正你下陷阱也好,其他也好,工坊只要在一日,你便可以捉魚捕獵賣給李嬸,可明白了?”

“哦,明白了。”

黃月英鬆口氣,和這時代的人說話,有的時候得講道理,有的時候……還真不能講道理。

“屆時工坊擴建好了,竹紙的生意鋪開,做工的人只會更多,需要的吃食也多,小十三,這是一門長久的生意。”

“我明白了,阿姊,但人力有窮時,我到底只有一人。”

“所以你可以聯合其他兄弟一起,但是得注意安全。”

“可咱們到底是耕讀傳家……”黃琮有些擔心,他怕別人說自己是商人。

“耕讀傳家如何?有些叔伯兄弟不也得下地耕種嗎?耕種難道不也是勞動?還是說你捉魚下陷阱不是勞動?”

黃琮搖搖頭。

“以勞動換取報酬,並不可恥,哪怕你是賣了這些東西,但只要你正當所得,便是光明正大坦坦蕩蕩。”

黃琮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黃月英笑著摸了摸黃琮的腦袋,畢竟才八歲,老聽大人們說黃家是耕讀傳家,有時候便會把這種話奉為金科玉律,那實在太古板了,所以,教育啊,得從娃娃抓起。

“這位女郎君說得極是。”此時,旁邊傳來一道聲音。

幾人看過去,便見一青年男子,身高七尺有餘(漢時一尺約厘米),著藍色直裾衣,腰間配劍,一看,就不是窮苦人家出身。

“足下何人?”黃琮又問,今天莊子上可是來了許多生面孔的,車馬粼粼的。

“在下姓陳,名躍,遊學至此,聽聞荊襄有才女,方才一十二歲,便造新紙,特來拜訪。”陳躍對著幾人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也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你見過楚紙了?”黃月英不理解,這個時候就能有人慕名而來?

周揚出門大約是十天以前,這個時間,也就夠從沔陽和襄陽打一個來回,畢竟這是三國,即便在襄陽楚紙已有名頭,但她估計,至少還要個兩三天才會有人從那邊過來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想當一個紈絝

抓個月亮

虎魂修仙

黃老忠

偽君子

月下銷魂

穿成前夫的倒貼女

凡夫俗筆

被遺忘的那個人

鏡許

少谷主說藥不能停+番外

寒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