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凝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君臣無永義,錦生,華凝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錦頓了頓,微笑點頭,“好!”
........
回到錦宅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傍晚。
荊玉在由大夫身上傷口精細處理好之後,終於在重重的疲累和疼痛中昏睡了過去。蘇錦看著荊玉已經安靜睡過去後,才放心離開,又強支著精神去偏庭見了見梁止嫣,告訴了她關於她已經不再需要回到明王那裡的訊息,再才回了房間早早歇下了,連晚膳都沒用。
然而在這看似十分安寧的夜晚,卻有一封即將掀起又一場腥風血雨的匿名密信,正經由陳皇最為信任的戶部尚書曲文新之手呈遞到陳皇手中。
因為沒有實名,更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自然也不能斷定是否可信,但是很明顯,不管可信不可信,陳皇都不會一掠而過然後置之不理的。
因為密信的內容是:滄州文伯侯地下暗屯私兵,私吞大型鐵礦,拉攏控制地方官員,實掌地方大權。
又是屯兵又是吞鐵礦,還拉攏地方官控制地方大權,這是什麼意思,傻子都再明白不過,這是覷覦他身下這把椅子,大陳這座江山呢!
如果說是其他人陳皇或許還不會相信他敢有這膽子,但是這人是文伯侯,是昭寧長公主的丈夫謝明遠,是當年他奪得皇位的最大助力,更是如今除了鎮邊王榮王、御軍大將軍、自己的親弟慶王之外,手中握的兵力最多的一方侯伯。
大陳北臨匈奴,西接月氏,東鄰大楚,北戍一直有榮王手握的十五萬鎮邊大軍坐鎮威懾,這些也年顯有戰事,至於月氏,一個建立在貧瘠之土上的國家,國力當然也不算強盛,加上多年的大量商隊來往,早已建立默契的友好關係,除非是像國內混亂、朝權變更之類的特殊情況,基本不會存在戰事的發生,唯一畢竟頭疼的,就是東邊的大楚。
在大陳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大楚根本還沒有建立,那時候的大楚還只南北兩個小國,也是在十二年前,大陳發生“逼宮”政變的同期,大楚北邊的那個小國突然大舉揮軍南下,南邊小國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恐慌接戰,結果自然是一路邊敗邊退,完全沒有抵抗之力,不到半年時間就亡了國,於是,大楚建立。
當時大陳內部的種種血洗更替才初步穩定下來,哪裡分得出精力去管他國的事情,之後似乎也並沒有怎麼將這個才初初建立,內部矛盾更是從未斷過的鄰國放在眼裡,直到幾年之後,大楚突然向大陳發兵挑動戰事,大陳的統治者們才驚然發現,這個一直都沒有被放在眼裡過的新興鄰國,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發展強盛到快要趕超自己了。
更另大陳恥辱的是,大陳與大楚的第一次交戰,大陳居然敗了!
當時陳皇大怒,若不是滿朝眾臣苦口婆心力爭勸阻,陳皇甚至是準備御駕東征。
文伯侯李昇毛遂自薦願率八萬大軍東征大楚奪回被佔國土,陳皇同意了,最後結果當然是文伯侯和御軍大將軍趙林崇巧妙配合並大勝楚軍,奪回失地,楚軍大敗退回。
之後趙林崇率軍班師回朝,陳皇擔心大楚不甘此敗,可能還會有後續躁動,於是便封文伯侯李昇為一品鎮國公,以滄祁兩州為屬地駐守東戍,並留下五萬御軍改編鎮東大軍,拜文伯侯李昇為帥,此一守,便是七年。
李昇此人也算出生將軍世家,頗具軍事才能,多年來也確實不負重託,大楚雖然幾乎年年都有一些明裡暗裡都小動作,但是始終沒能挑出什麼大浪來。
李昇有著如此卓著的功勳,其夫人又是與陳皇關係較為親近的昭寧長公主,加上文伯侯夫婦還是當年助自己登上皇位必不可少的支援方,陳皇對這對夫婦的信任度自然是頗高的,所以時至今日,鎮東大軍的指揮排程依然是全權握在文伯侯手中,只是他竟然忘了,對於權力和*,從來沒有滿足這個詞。
所以此時此刻這封密信,不論內容是真是假,於陳皇來說,他都該做些什麼了。
在權力和*面前,事情的真假,都已經顯得微不足道。
禁衛軍也好,巡防營御軍也罷,自古君王都從來不會真的完全把自己的生死安全絕對的交到他人手中的,陳皇也不例外。誰都知道陳皇手裡其實還有一支隱秘的護衛的存在,可是沒有任何人知道這支護衛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可怕的實力,這些人都存在於什麼地方,除了保護陳皇的安全以外是否還有其他的用處等等。
不過現在,卻是已經到了這支秘衛派上作用的時候了。
曲文新離開後,陳皇執著那封信看了很久。
“功勳、忠臣、愛將,你們可真是朕的好姐姐好姐夫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