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部分,混在三國當軍閥,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仗了,當時的張繡還僅僅只是十八歲的鋒銳少年!
轉眼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年有餘,張繡也早已經從當年鋒芒畢露的少年成長為沉穩內斂的大將之才了。
“世事無常啊。”馬躍陰陰一笑,向張繡道,“遙想當年,將軍追隨令叔圍攻八百流寇之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張繡顯然沒想到馬屠夫會突然來這麼一句,看這架勢倒是大有秋後算帳的意思,不由得心中忐忑,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應道:“這都是陳年往事了,而且當時兵寇有別,涼侯大人有大量,諒不致於記仇。”
馬躍臉上陰霾之色忽然隱去,上前撫住張繡肩背朗聲大笑道:“哈哈哈,孤不過與將軍開個玩笑罷了,將軍千萬別往心裡去。”
張繡被馬屠夫的前倨後恭弄得既驚又怕,只覺背脊一片寒涼。
拱了拱手,張繡正欲言歸正傳時,馬屠夫卻伸手把住張繡的肩膀,親熱地說道:“來來來,今日孤與將軍只敘私誼,不談正事。”
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
涼侯!“張繡大急,仆地跪倒在地,神情激動地說道十萬大軍(實際十五萬,號稱五十萬)大舉來襲,幷州危在旦夕呀!還望涼侯看在幷州軍同屬涼州一脈的份上發兵相救啊,遲恐晚矣。”
馬躍默然不語,目露為難之色。
張繡又道:“且幷州乃是河套門戶,唇亡則齒寒,袁紹狼子野心,如果吞併了幷州勢必會把目光投向河套,如此一來,涼侯的河套老營恐將永遠寧日了,幷州存亡事關河套安危呀,涼侯三思哪!”
“唉~~”馬躍長長地嘆了口氣,上前扶起張竹道,“並非孤不願發兵相救,可眼下孤實在是無兵可派呀。”
張繡道:“涼侯治下河套、關中、涼州各地駐軍累加不下十餘萬,採桑津駐紮的兩萬大軍更是百戰精銳之師,涼侯若能率這支精銳之師北上晉陽,再令周倉、裴元紹兩位萬戶率十萬漠北鐵騎南下,南北夾擊,袁紹軍又焉能不敗?”
“將軍有所不知呀。”馬躍搖頭嘆道,“孤治下的河套、關中、涼州各地駐軍累加確有十餘萬人,奈何糧草匱乏、軍資不整,總不能讓孤的軍隊餓著肚子、空著兩手去和袁紹的虎狼之師拼命吧?”
“漠北的三部萬戶的確擁有幾萬騎兵,卻要應付北方的丁零人,東方的夫餘人和鮮卑人,最近漠北又鬧起了馬賊,幾十股馬賊在大草原上橫行肆虐,三部萬戶已經被騷擾得焦頭爛額了。又哪裡還抽調得出騎兵南下?”
“駐紮在採桑津的兩萬涼軍倒是隨時可以北上晉陽,可是將軍想想,這才兩萬人馬,就算加上令叔地三萬幷州軍,總共也不過五萬人馬,兵力才只袁紹軍的十分之一啊!就這點兵力,連給人家塞牙縫都不夠啊。”
張濟、張繡叔侄一直在關注河套、漠北、關中、涼州一帶的動向,所以張繡知道馬屠夫倒也不是在編瞎話!自從二十三路聯軍討馬之戰後。涼州軍團的確是元氣大傷。眼下正是休養生息的關鍵階段。這時候如果中斷休養生息的計劃強行出兵,那就意味著三年多的努力將付諸東流。
漠北三部萬戶鬧馬賊的事,張繡也是知道地,幷州軍地奸細和探馬同樣遍佈在漠北草原地各個角落。
正因為知道馬躍沒有編瞎話,張繡聽了這話才顯得格外洩氣,頗有些無奈地問道:“這麼說涼侯是打算袖手旁觀了嗎?”
“倒也未必。”馬躍道,“如果賢叔侄能聽孤一言。孤倒是有辦法幫助幷州軍躲過此劫!”
張繡急道:“願聞。”
馬躍道:“四個字,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張繡略一思忖旋即明白了馬躍的言外之意,失聲道,“涼侯的意思是~~讓幷州軍退守河東郡?”
……
晉陽,幷州刺史張濟官邸。
在採桑津面見馬躍之後,張繡急率三千精騎火速北上晉陽,等張繡趕到晉陽時,雁門郡、新興郡已經先後失守。張先、雷敘各率殘兵退守太原郡北部軍事重鎮陽曲、廣牧。袁紹大軍已經進抵孟縣,距離陽曲僅有五十里之遙。
張繡剛剛走進偏廳,張濟便急切地問道:“元錦(張繡表字。杜撰),涼侯可曾答應出兵相救?”
“唉。”張竹輕輕嘆息了一聲,反問道,“叔父可曾見到涼軍隨小侄同來晉陽?”
“啊?”張濟失色道,“馬屠夫不願發兵相救,此番大事休矣。”
張繡道:“涼侯雖未發兵卻給叔父指出了一條生路。”
“哦,元錦快快道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