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八章 商業間諜案,重生東京黃金時代,安靜的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模樣,著實有點匹配不上他們的身份。
聽到白川楓的發問,間冢道義也不含糊立即把桌上的讀賣新聞遞給了他。
來不及細問,白川楓低頭一瞧,粗黑的新聞標題異常顯眼。
“ib聯合fbi抓捕日立、三菱社員,商業間諜案事發!”
白川楓暗暗吸了口氣,短短一句話,卻資訊量驚人。
不僅讀賣新聞,手裡的日經新聞、朝日新聞同樣也有類似報道。
“日立、三菱社員因產業間諜案被捕!”
“巧妙的陷阱:fbi臥底人員揭發行動引出‘大物’交易!”
標題一個比一個聳人聽聞,不僅如此報道中還附有抓捕圖片。
一個繫著領帶、穿著襯衫的霓虹人,雙手背在後面戴著手銬,垂頭喪氣的走在前面。
在他的背後一個老外單手插在口袋,另一隻手牽著前面霓虹人視若無睹的向機場外走去。
老實說這畫面,活脫脫的像主人在教訓自家不聽話的狗。
雖然沒有具體閱讀新聞報道的內容,但白川楓已經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耐住性子,把手中的新聞詳細看了一遍,白川楓總算了解了更詳細的內容。
事實和他想的不差,這確實是一件商業間諜案,並且牽連頗廣。
在前兩天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米國,其首都政府的兩位官員宣佈了,逮捕日立和三菱員工的案件細節。
聯邦調查局局長在釋出會上宣稱,“這次調查是很好的例子,我們要警惕霓虹在各方面,對我們高科技產業的滲透及竊取關鍵機密的行為。”
而事情過去了兩天,霓虹這裡才開始大規模報道這件事。
各家新聞也詳細解讀了,日立、三菱與ib之間商業間諜案的內幕細節。
大體就是為了獲得ib大型機3081k的技術資料,日立在米國的聯絡員向ib前員工佩林秘密尋求機密資料的經過。
佩林是ib公司的前電腦系統實驗室主任,當他拿到日立提供的3081k機型秘密資料的前十卷時大吃一驚。
雖然他已經離開了ib,但也知道這是ib最機密的大型機技術資料,保密級別非常之高。
但此刻日立主動上門來,並且詢問他能否拿到剩下的十七卷。
這讓佩林意識到,這裡面有驚人的商業機密交易的存在。
最終再三考慮之後,佩林忽略了日立提供的鉅額報酬,而是把這件事轉頭告訴了自己的老東家ib。
於是一件典型的釣魚執法案例,或者無間道故事上演了。
ib得到情報之後,果斷的聯絡了fbi。
此時的ib和米國政府有著大量的業務合作,政府部門幾乎所有的伺服器和電腦都是由ib提供。
這其中就包括聯邦調查局和fbi,所以ib和政府的關係非常密切。
而面對ib提供的資訊,fbi派出了一名探員假扮成了ib的技術顧問。
同時fbi又讓佩林假意答應日立那邊的條件,並把日立聯絡員引薦給了fbi假扮的技術顧問。
在探員模稜兩可的態度之下,日立的聯絡員百般奉承,並且許諾了種種好處。
實際上此時fbi已經有足夠的證據去逮捕這名日立的聯絡員了,因為他們的每次見面都被秘密錄音,甚至拍攝了錄影帶。
但是fbi和ib還想釣更大的魚,於是在這位冒牌技術顧問的蠱惑之下,日立聯絡員直接帶他飛往了霓虹。
在霓虹的酒店裡,日立神奈川計算機工廠的廠長親自接見了冒牌顧問。
於是在50萬美元的鉅額誘惑之下,冒牌探員假意答應了日立方面希望獲得剩下十七卷技術資料的要求。
回到米國之後,很快ib和fbi就做好了局,並通知日立的高層親自來米國這裡拿走資料。
於是傻乎乎的日立真的就這樣毫不設防的上門取貨,結果進門就被幾個彪形大漢給按倒在地。
同時三菱那裡也是一樣的局,甚至三菱的職員還把資料帶到機場準備立即飛回國。
然而fbi同樣早就在這裡佈下了天羅地網,對方剛一露面就被抓了個正著。
而這次商業間諜案從去年,也就是81年10月開始佈局,直到今年6月底才正式收網。
歷時大半年的時間,透過人贓俱獲的方式,把日立和三菱的商業間諜罪,徹底打上了證據確鑿的烙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