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晚了要排隊哦,重生東京黃金時代,安靜的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成立專有機構的設想,最終也只化作了一句。
“如果有必要,將毫不猶豫投入國家資金救濟。”
救濟什麼?救濟股市還是樓市,宮澤終究沒有說出口。
因為宣佈了一系列的補償措施,以及對股市救濟的決心。
一直徘徊在15萬日元左右的日經指數,終於開始慢慢回升到了18萬附近。
不過大藏省接下來的做法,卻再次惹起了一片爭議。
此前答應由證券公司給予實業公司的補償,存在雙重標準。
在90年底的最後一天,《日本商貿》突然爆出了由大藏省主導的補償名單。
其中無一例外,登記在冊的全部都是豐田、日產、ntt、三菱重工、住友電工等超一流企業。
換句話說1200億日元的補償,只有大公司的份,小企業壓根沒出現在名單內。
如此赤裸裸的雙標做法,不僅小企業集體聲討,時評家們也是猛噴大藏省。
然而面對外界的批評,大藏省乾脆裝死,什麼也沒回復。
如此高傲又不責任的做法,進一步加重了民眾對它的不信任感。
…
1月1日,時間邁入91年。
這一天不僅是新年,同樣也是房產稅正式實施的日子。
年末佳節本應是歡度新年的日子,然而東京的天空卻是蒙上了一層陰霾。
大都市裡的人,尤其是那些名下有不止一套房產的人,都在關注新年後房價的走勢。
好不容易捱過了新年假期,1月4號各大中介機構的門前都擠滿了人。
大家都是來賣房的,再不賣每年幾百萬日元的稅,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全部白搭。
這還只是民眾的選擇,那些不動產公司也開始集體拋售。
最先開始大幅度下跌的地塊,基本都位於中心區、港區、千代田區。
因為這裡是整個東京的黃金地段,大多數機構購買這裡的土地都是為了投機。
即使在往常這些區域土地的成交頻次,也遠超其他地區。
所以單單在1月4日這一天,核心區域的地價就跌去了6。
然而這就完了嗎?市場是盲從的,市場也是恐慌的。
當樓市充斥著大量掛牌交易的土地時,暴跌幾乎已經註定。
一月份跌去13,民眾期待的樓市回暖沒有來。
二月份跌去18,民眾期待的樓市回暖依舊沒有來。
三月份20,四月份29
短短几個月,霓虹的地價已經回到了87年附近的水平。
看似比起85年之前,地價依舊處於高位。
但是87年到90年這三四年,土地翻升兩三倍所帶來的資產收益全部化為泡影。
更關鍵的是很多家庭、不動產公司、機構,他們接盤土地的時候,都在88年到90年這一段最瘋狂的時期。
現在地價重回87年,他們揹負的貸款卻是土地價值的兩倍多。
…
五月,赤坂,虎之門大廈。
作為港區最繁華的地方,虎之門大廈也是這裡的地標性建築。
不過和港區的繁華一樣,今天虎之門大廈的天台也格外的熱鬧。
“吱呀~”天台處那扇不常被開啟的鐵門,再次迎來了一位客人。
心情灰暗的松井剛剛登上天台,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喂,來晚了要排隊哦。”
一位西服扯開,領帶不知道丟到哪裡的中年人,正手夾香菸滿不在乎的看著這位天台新來客。
“誒?”松井瞧了眼天台,到現在他都沒反應過來,平時人跡罕至的樓頂現在怎麼有那麼多人。
“喂,說你呢。”中年人的聲音再次遙遙傳來。
“我?”松井不確定的指了指自己。
“過來”中年人用夾著香菸的手向他招了招。
心中奇怪的松井原本並不想理他,不過仔細一想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
內心哂然一笑,松井看似很坦然的走了過去。
“哪家公司的?”中年人單腳踩著天台邊沿,胳膊支著膝蓋彷彿老友一般隨意的拉起了家常。
“秀和不動產”不知為何面對這位中年人,松井原本緊張的心情也不自覺的放鬆了下來。
“秀和啊”中年人意味莫名的感嘆了一句。
“你們這次可跌慘嘍,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