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九章 尾上神婆,重生東京黃金時代,安靜的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田這次來大阪其實也只是為了公幹,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如今的泥棒株式會社早已今非昔比。
各種小百貨、二手商店不說,旗下單單是專注於粉色電影的泥棒貓,它此時在映畫界也算是名聲大噪。
隨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系列接二連三的推出,泥棒貓已經成為了艾薇界的大手會社。
會社之下姿色各異的女俳優多的數不清,沒看到現在太田都忙的日漸消瘦了嗎?
不過泥棒株式會社下面最掙錢的業務並不是中古店,又或者泥棒貓。
真正為太田他們帶來巨量財富的是富士信貸,別誤會,它和富士財團沒什麼聯絡。
霓虹人對“富士”兩字別有情結,提到它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富士山。
而後者在霓虹人心中幾乎是信仰般的存在,它有著太多的寓意了,故鄉、聖山、吉祥等等
所以為了讓自己的會社之名廣為流傳,很多企業都會在名字前面加上“富士”二字。
比如富士膠捲、富士玻璃、富士電視臺、富士通以及富士財團。
雖然名字聽起來很相似,但其實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
泥棒株式會社之下的富士信貸也是一樣的道理,純粹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
而聽名字也知道富士信貸是幹什麼的,沒錯,就是貸款給民眾。
隨著泡沫經濟的盛行,民眾的消費慾望也越加強烈。
除了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放貸,民間的資本公司也在幹一樣的活。
不過和銀行的大額貸款不同,民間金融大多做小額的消費貸。
畢竟能玩得起房地產的資本,沒有上萬億日元的資金,根本週轉不開。
雖然房地產很香,但小額信貸也有生存的土壤。
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霓虹的gdp中有40左右的資料,是國民消費在支撐。
旺盛的消費慾,也造就了繁榮了信貸市場。
於是各種信貸會社趁著泡沫的繁榮,也如雨後春筍般在霓虹的各個角落生長。
這其中有很多小會社,前身就是極道在暗地裡經營的各種高利貸組織。
太田他們的富士信貸,也有這麼點意思。
當然因為有著強大的背景,至少現在的富士信貸看起來很像那麼回事。
因為資金充裕、放款快,富士信貸經過了兩年的發展,基本已經在關東地區站穩了腳跟。
至於為什麼富士信貸有極其豐富的儲備金,某北都銀行笑笑不說話。
既然消費貸業務那麼掙錢,為什麼北都銀行不自己做呢?
因為北都銀行只玩大的,不玩小的。
而且因為84年霓虹的《出資法》頒佈,在貸款利率方面法律做了嚴格的限定,最高年利率不得超過73。
但是富士信貸屬於民間機構,本身監管就弱,再加上金融自由化的推進。
太田他們放的高利貸年利率最低都是365起步,高的甚至能到1825。
霓虹的“暗金”利率,一般分為三個檔次。
10天1成利息,年化利率365;10天3成利息,年化利率1095;10天5成利息,年化利率1825。
“暗金”其實就是高利貸的意思,大部分都以10天為一個借款週期。
而太田他們放貸的數額一般不大,大多是1-5萬日元。
富士信貸視客戶的借款金額及緊急程度而給予不同的利率,這種業務出貸金額少、回款快、利息豐厚。
所以短短几年時間它已經為富士信貸斂財了近兩百億日元,當然這些收益北都銀行最後也會分走一些。
那麼如此暴利的高利貸業務,它違法嗎?
不違法,高利貸在霓虹屬於灰色產業。
政府對於它的態度,就是不予保護也不明文禁止。
這種模稜兩可的做法,最是容易催生灰色暴利的行業。
於是在時代的潮流下,富士信貸應運而生。
現在關東那裡已經滿足不了富士信貸擴張的腳步,作為非銀行消費信貸業務興起的發源地,大阪這裡就成為了太田擴張的下一個目標地。
最近一段時間,太田都在這裡考察。他已經劃定了三四個區域,準備作為富士信貸在關西的分社所在地。
不過今天手底下一個小弟,極力推薦他到這家“惠川”居酒屋,參拜所謂的尾上神婆。
在東京摸爬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