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顯然不在乎這些,對於朱棣而言,姜星火能給他具體的執行辦法自然是最好不過,而如果給不出來,光是給一個“庸者裁汰之法”的概念,也是極好的。
“姜先生不妨詳細講講。”鄭和說道。
姜星火微微頷首道:“庸者裁汰之法,自然不能跟慶曆新政的‘明黜陟、擇長官’用一個思路也就是不能光憑上司的保舉與態度來決定。”
“那該如何?”
朱高煦有些納悶,不過朱高煦如今也早非吳下阿蒙,腦子也開始跟著動了起來。
雖然朱高煦猜不到姜星火的辦法,但他卻能透過回顧過去的講課內容,來尋找是否有可供參考的東西來推測現在。
畢竟,朱高煦是聽姜星火講課聽得最多的,基本上是一節課不拉,而且在獄中委實待得無聊,每日便是翻看講課記錄,姜星火講的內容,早都背的滾瓜爛熟。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朱高煦這個姜聖座下開山大弟子,當得還是挺稱職的。
別管學的有沒有其他學生好,好歹態度是擺在這裡了。
因此,朱高煦很快從腦海中回想起了相似的內容。
那時候還是夏天。
他與姜星火第一次坐在牆邊啃西瓜。
姜星火告訴他,對於績效削藩下的某個宗室成員的評價標準,可以由上級宗室、平級宗室、下級宗室,根據包含‘忠國、孝悌、愛民、敬業’四方面的表現,來核定其在該藩國宗室成員中的具體排名來發放。
而如今已經是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的年底,根據朱高煦的瞭解,經過了數月的籌備,第一批次的宗室績效,已經準備好發放名單了。
當然,這筆錢還是當初朱棣在中秋大宴上眾籌的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朱高煦的腦海中靈光一閃,“啪!”地拍了一下鄭和的大腿。
“姜先生,俺或許想到了您要說的辦法!”
本來張口欲言的姜星火愣了下,把要說的話硬生生地嚥了口去,轉而道:“那你且說說看?”
“俺覺得。”朱高煦自信地說道,“應該是跟您之前講的如何管理宗室成員,道理是一樣的。”
朱高煦的話語聽在朱棣的耳朵裡,卻也是勾起了朱棣的回憶。
那時候,還是朱棣第一次聆聽(偷聽)姜星火講課,第一節課,講的就是撓到了他心窩癢處的削藩之策。
如今想來,明明只是幾個月,卻是覺得已經過去好久好久了。
不過,這也是朱棣從一個造反的藩王,驟然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後,疊加的某種理所當然的心態起伏。
此時的朱棣意識到了自己心態的變化,再看自己的傻兒子,卻也看出了些許改變。
朱高煦,此時收斂了一貫的暴脾氣,變得冷靜理智了許多,這無疑是讓朱棣看一次覺得訝然一次的事情畢竟,朱高煦這個混世魔王的脾性,能被他人改變,放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
朱高煦不曉得老父親的心態,自從被姜星火揭示了未來的命運後,朱高煦更加努力地改變自己,此時他果決地開口道:“庸者裁汰之法,在確定考成法目標無法完成的官吏名單後,對於名單上的官吏,也應當採取上司、同僚、下屬/百姓,來同時評價得出結論的辦法!”
聽到兒子的答案,朱棣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激賞。
剛剛朱棣也想到了第一節課的時候,姜星火所講的這個辦法。
畢竟姜星火的很多管理學的思路,其實是一以貫之的,跟著姜星火學的多了,自然也熟悉了他的理論邏輯。
“你說的非常非常好!”
姜星火發自內心地給予了朱高煦肯定。
看著朱高煦咧開嘴傻笑的樣子,一縷笑意也爬上了姜星火的唇角,旋即被他抿下不見。
姜星火繼續道:“庸者裁汰之法,用的正是這個上中下三層綜合評價的思路,同時,負責考成的小組,也要採取包括實地調查老百姓意見、聽取各方面彙報、召開裁汰會議等等方式,以考成法的定量結果,配合這些方法的定性評估,來判斷一個官吏是否真的要被視為庸者裁汰掉。”
“當然了。”
姜星火的話語不溫不火:“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庸者也不是放在任何職位上都是庸者,或者他是能者,只是放錯了職位因此,庸者裁汰之法,還應該有一個適度的‘緩衝期’。”
聽了姜星火的這句話,朱棣與朱高煦父子不由地對視一眼,都讀懂了對方眼神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