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立儲之爭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立儲之爭,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依法加罰。”
“我洪武高皇帝立法垂憲,目的是讓後世之人恪守不懈。倘若諸位功臣有違犯憲法,而且罰戒不悟者,將按律誅殺勿論,即是至親至舊,也不得寬宥。”
“高皇帝英明果斷,昔日你們受到高皇帝厚恩,如今又擁戴寡人,我願諸位長命富貴。如果有人膽敢怙惡不悛,為非作歹,必定問罪不赦,屆時莫怪朕寡德少恩。現在就把高皇帝的戒敕佈告周知,希望大家永遵不違,否則,追悔莫及。”
徐皇后何等聰慧,幾乎剎那間便明白了朱棣的意思。
這一紙敕諭,表面上是在警告洪武開國勳貴,既然擁戴了朱棣當皇帝,那就要遵紀守法,按朱元璋時代的標準遵守,否則嚴懲不貸。
但實際上,卻是藉機敲打攻入南京後,短短數月內就肉眼可見地有些膨脹的靖難新勳貴集團。
用丘福的話便是說“老子跟著燕王靖難,腦袋提褲腰帶上浴血拼殺了四年,如今打下南京,燕王登基了,還不能享受享受嗎?”,事實上,張天師的龍虎山靈丹妙藥非常管用,聽說老當益壯的淇國公,讓府上新納的妾室又懷了兩個。
朱棣真正想在敕諭裡表達的意思,便是第一段話,保全。
於情於理,朱棣都想盡力保全這批跟著他出生入死造反的靖難勳貴,但前提是這幫人得懂事,知道什麼該碰,什麼不該碰。
皇權,就是他們不該碰的東西。
而靖難勳貴集團擁立二皇子為太子的一致表態,就讓朱棣感到了警惕,因此下敕諭敲打靖難勳貴集團,這是皇權獨尊體制下所不可避免的。
看著神色隱憂的徐皇后,朱棣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放心吧,只是敲打他們一下。”
徐皇后一時黯然,但還是勉力向皇帝道:“陛下,立儲之爭朝野間議論紛紛,這件事臣妾不多嘴,只說一句,不管陛下想立熾兒還是煦兒,陛下同樣也要盡力保全另一個才是啊。”
“這是自然。”
朱棣吐了口濁氣,也是坐在床邊怔然了半晌。
若是尋常承平年代,皇帝想立儲君,自然是優先立長。
可偏偏朱棣遇到的事情,是如此的麻煩。
一方面,朱棣對朱高熾跟文官集團快速靠攏,並且日漸相處無間,感到非常的不滿。
這種不滿是很有理由的,因為朱棣藩王造反的特殊性,文官集團跟他做了四年的死敵,文官集團開動宣傳機器,日以繼夜地辱罵朱棣、汙名化朱棣,這讓朱棣心裡有很深的芥蒂。
同時,朱允炆被文官集團誘導,廢除朱元璋時代制度的事情,也讓朱棣對此深感不安,朱棣在內心裡非常憂慮,朱高熾會成為文官集團下一個潛移默化的誘導物件。
如果朱棣立朱高熾為儲君,那麼朱棣怎麼能確定,大明日後的皇帝,不會成為朱允炆那樣的廢物,被文官集團矇蔽,繼而皇權徹底旁落呢?
而反過來看,如果朱棣立朱高煦為儲君,這種情況就一定不會出現。
因為朱高煦的基本盤是靖難勳貴集團,靖難勳貴集團跟文官集團同樣相處的“有一點不愉快”,因此朱棣可以確信,如果自己傳位給朱高煦,那麼最起碼身後三代左右的君王,是依舊能牢牢把握皇權,不會被文官集團誘導矇蔽的。
可這就涉及到了另一方面,朱高煦是靖難勳貴集團確保自身利益延續到下一代的,當之無愧的代言人。
從靖難勳貴集團集體鼓譟擁立朱高煦這件事上就能看出,在某種程度上,朱高煦,其實也侵犯了眼下朱棣的皇權!
因為,如果立朱高煦為儲君,那麼朱棣一旦有個三長兩短,朱高煦就能無縫獲得靖難勳貴集團的擁戴,代替朱棣成為新的話事人。
這對於朱棣這個眼下真正的話事人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便是說“三長兩短”這東西,誰能說得好呢?
如果真到了需要朱棣再次率軍上戰場的時候,他怎麼確定不會真有個“三長兩短”呢?
畢竟,古往今來無數天家血淋淋的爭鬥史,都說明了,不要拿皇權來考驗人性。
如果考驗了,那麼弒君這種操作,可再正常不過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
從法理上講朱高熾有優勢,從本心上講朱高煦有優勢,算是扯平了。
可是對於朱棣本人來說,立朱高煦是現在侵犯了朱棣的皇權,立朱高熾未來文官集團會侵犯未來皇帝的皇權。
朱棣更可能立誰?答案似乎顯而易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