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發聵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發聵,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矛盾之法,可解太極陰陽,可探究天理真相,可明世間萬物發展之規律。”
“然矛盾者,卻非只有矛與盾兩面。”
“需知其然,解其道,方能調和陰與陽,以致中庸。”
姜星火的聲音輕柔而溫和。
他的每一句話語,似乎都融入了某種玄妙深邃的意境。
令在場所有人的思維,彷彿都跟隨著他的聲音而跳躍。
這是從來都沒有人探索過的方向,數百年來,無數代理學宗師前赴後繼,試圖探索出“天理”究竟是什麼,但最後,卻都紛紛止步於“氣生太極,太極與無極合一”。
換句話說,他們只做到了“一生二”,並且能確認“三生萬物”,但是中間論證“二生三”,也就是太極如何在萬事萬物上運動,讓這個世界充滿了天理,無法論證出來。
這是程朱理學的終極難題。
沒有人會想到,今晚,他們將從這位年輕的國師口中,得到這個終極問題的答案。
而在此之前,這位國師,還是他們口誅筆伐,勢要叩闕除掉的“奸臣”!
而且,在柳樹下沉思的鳳雛大人,隱約感覺到,國師的目的,似乎並不僅僅是解開這個程朱理學的終極難題,而是有著某些更深層次的含義。
但這個更深層次的含義,他還暫時想不透。
宋禮看向太平街上。
直至,姜星火將這關於陰陽和矛盾、動靜與運動的一番話徹底闡述完畢。
整條太平街上,已經陷入了死寂般的安寧。
唯獨,一陣風吹拂過來,捲起一陣涼意,才讓他們從那種奇特的狀態醒轉過來。
他們是讀書人,也是年輕人,誰的心裡,沒有一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呢?
須知道,正是因為血未涼,才會有今日聚眾叩闕啊!
此時,此刻。
稍有理學認知,稍有學術進取心,稍有對宇宙至理探索之志的學生們,都不可能對這樣當眾聽到終極問題得到解決而無動於衷的。
畢竟,在這個年代,理學就是很多讀書人的一切。
理學的根深蒂固,不僅僅在於它只是科舉的敲門磚。
更重要的是,它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標準乃至整個“世界”的執行規則。
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理學。
所以變法如果不從理學上面找到理論依據,不能做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那麼先天的輿論就處於極度劣勢。
這種事情,無論是學貫三教的道衍,還是號稱道門碩儒的張宇初,都做不到!
只有一人,能擔此任。
而“矛盾”之說甫一現世,就無異於振聾發聵的黃鐘大呂!
任誰都知道,用矛盾來解釋太極陰陽,乃是最巧妙不過的辦法,而且矛盾一旦與運動相聯絡,便如陰陽魚流轉開來。
太極,不再是死的、靜止的!
而是時時刻刻、每時每刻都在流轉不休!
這就是,道啊!!!
呼啦啦!
一剎那間,幾乎前排大多數跪坐著的人,都心頭澄淨地朝著那青衫國師拜倒。
“——請國師傳道!”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一聲。
緊接著,更多的人都跟著高喝了起來。
“請國師傳道!”
“……”
浩蕩的聲浪,如滾滾潮水,迴盪在這座古老的城池當中。
絕大多數人此時的心情都是無比地震撼,哪怕再遲鈍的人,也知道,眼下,他們將親眼見證歷史了!
聽著排山倒海般的呼聲,姜星火的心緒也出現了幾分激盪。
他勉力壓住心頭起伏,開口說道。
“矛盾之法,其一,曰普遍性與特殊性。”
“《易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一陽,所謂‘二元’,表萬物之對立性及根源之虛實相成。”
“二元者,對立也,這便是為何我說陰陽乃是矛盾。”
姜星火隨口講了矛盾之說來源的小故事。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講完小故事,姜星火提問道。
“何謂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