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地租、利差、工酬【求月票!】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 地租、利差、工酬【求月票!】,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西湖遇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續說,而是適時止住了話題道:“這些都是基於解答卓老夫子關於‘農產階層部分轉變為手工階層後如何滿足吃飯’所做的推演,現在我們繼續說回剛才的正題其實透過剛才這個問題,你們大概也明白了工業國的生產力是怎樣的一種體現,而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新的‘剩餘’在工業國的四個社會階層裡,是如何流動的。”
“理解了‘剩餘’如何流動,你就理解為什麼我說,工業國能從根子上解決人地矛盾。”
姜星火也不跟他們扯廢話,直接在之前農業國的三個社會階層和國民財富構成公式旁邊,繼續拿著粗樹枝書寫。
地主階層:田地、地租(支付給田地投入的報酬)
農產階層:勞動、剩餘農產品(支付給農產勞動的報酬)
手工工場主階層:資產、利差(支付給資產投入的報酬)
手工階層:勞動、工酬(支付給手工勞動的報酬)
“這是剛才我所說的工業國的四個社會階層,其中手工階層,與農業國的手工階層雖然名稱相同,但性質已然發生了蛻變。”
姜星火詳細解釋起了這種蛻變,在這一點上,他似乎分外有耐心。
“由於多出了手工工場主階層,所以工業國的手工階層不再直接與農產階層用手工品交換剩餘農產品,而是從手工工場主階層那裡領取工酬,再用工酬去購買剩餘農產品,以及其他生活所需的各項商品和服務,能理解嗎?”
見三人點頭,姜星火方才繼續說道。
“而在工業國時代,國民財富的構成公式,就與農業國時代不同了。”
農業國國民財富總量=農產階層剩餘農產品+地主階層剩餘農產品+手工階層剩餘農產品
工業國國民財富總量=地租+剩餘農產品+利差+工酬
“在這個公式裡,我們假定的是剛剛從農業國進化為工業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預見的是,農產階層手中的剩餘農產品,一定跟過去一樣,是隻夠養家餬口的。”
姜星火沉默了幾息,方才說道:“而手工階層的工酬,同樣也是生存工酬。”
“什麼是生存工酬?”朱高煦問道。
“生存工酬,就是手工工場主階層所發放的、用以手工階層生存的工酬,折算成剩餘農產品,從數量上看比過去手工階層獲取的要多。”姜星火答道。
“為什麼會多?”
朱高煦剛出口,便曉得問了一個蠢問題。
“如果從事手工業不能比過去獲得更多的收益,那麼就不會有人去主動從事,而且也吸引不了農產階層轉變為手工階層當然了,只是數量上要多,但與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一起到來的,是傳統生活的破滅,孰是孰非,就難以說得清了。”
“但是聽起來似乎還不錯?”鄭和說道。
“獲取的收益比過去多了,只是聽起來還不錯。”
姜星火悵然道:“對於手工工場主階層來說,讓工人吃飽飯好乾活,跟給紡紗機的轉軸上潤滑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這部分工酬是必然發放的,並不是誰良心發現。”
姜星火搖了搖頭,把腦海中的情緒暫時擱置。
畢竟,上課講的是純粹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公式,是絕對理性,不能代入太多私人感情,否則就是對這門能衍生出屠龍術的學問的不尊重。
“說回公式。”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在工業國時代到來的初期,農產階層獲得的剩餘農產品和手工階層獲得的工酬,在國民財富的整體角度考量中,都是忽略不計的,我們主要計算的,是地主階層的地租,以及手工工場主階層的利差。”
姜星火指著地上的公式說道。
“換言之,地租加上利差,就是工業國時代國民財富的‘剩餘’。”
“而如果手工工場主階層和地主階層把全部‘剩餘’消費掉,那麼下一時期的生產將會與前一時期完全一樣,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地主階層都知道攢糧食賣錢買新的田地,手工工場主階層,怎麼會不知道呢?”
“剩餘階層”
卓敬捻鬚看著地上的文字,“啪”地一聲,又拽斷了一根鬍鬚。
“老夫懂了!”
“卓老頭,快說說!”朱高煦連聲道。
卓敬白了這不知禮數的小崽子一眼,方才說道。
“老夫認為,農業國時代,之所以解決不了人地矛盾,便是因為‘剩餘’也就是剩餘農產品,都被投入到了下一個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迴圈’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