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獸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章,穿越初唐,想當獸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河子因一段山路難行,距縣城也稍遠,訊息得到的就滯後些。不過,這天晌午,村裡還是迎來了一陣馬蹄聲。不少離村口近的村民都在田地裡張望,看到張家四郎確實在地裡忙活,終於確定村裡又來了外人。

但等到來人出現,大家夥兒才發現,來人也不能算是“外人”,人家是田裡正的侄子,在縣衙當差的小捕快。

田捕快在馬背上與老遠打招呼的鄉民簡單回了禮,便直奔里正家而去。

今年還不見大的天災,估計會是個風調雨順的年景,各戶又得按律交租,輸庸。輸庸,就是向朝廷上交絹綾、麻布。像石河子這種主種麻的地方,每丁要交布兩丈四尺,麻三斤。田老爺子年紀挺大,但還沒到耳順之年,這樣一算,全家就得上繳七丈二尺的麻布,和九斤的麻線。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得費時好久不說,家裡還有點桑樹林,還要忙著照顧收拾春蠶,以及一堆的瑣屑家務。里正娘子雖不用下田種地,卻是比好些做田裡活的農婦還要勞累、操心。

“伯孃!珠娘!”

田捕快來時,里正娘子與女兒就坐在院子裡紡麻線。

“呀,大郎來了,跑了一路渴了吧,快進來喝口水。”

“不啦,俺還是先見大伯,大伯可是去田裡了?”

“衙門有事?”

不過是順口一問,里正娘子沒有等著田捕快回答,直接指指東北方向,說道,

“在村東頭的地裡呢,有啥要事回來談,伯孃這就去做晌飯。”

再說苟超這頭兒,待圍觀了一會兒招僱短工、佃戶的事宜,心中多少有了一些成算,就送二蛋去學上了。

因梭子有一陣子沒回過家,苟超就讓他帶了一些蔬菜回去探親,傍晚再到蒙學陪二蛋,自己則親自送二蛋去校舍。

縣裡的蒙學條件比當初想象的好很多,之前在李夫子家就學,被其簡陋的辦學條件刺激到,對蒙學根本就沒報太大期待,尋思著只要是在能遮風避雨的房子裡就成。(←李夫子夏季就在一茅草亭子辦學,天冷時才領幾個學生進到自家的泥坯房裡。)

一進蒙學大門,就是一個寬敞的大院。院子裡種了幾叢芭蕉、文竹裝點,剩下的地面都鋪著青石板。正對著的一排木石結構大瓦房,一溜七間,正中大堂擺著孔子像,桌案上放著供果;左右各三間,兩旁的大間是學生的課堂,中部的小隔間是夫子課間準備、歇息的地方。

這時候不想後世,一個班裡不少學生;學裡實行的是小班授課,每間房定例是十二個學生,也就是說,正常來講,全校也就招四十八人。

不過,去歲永寧縣整體升了一級,全校就可以招滿六十人。

像二蛋這種,屬於特例,是在招生之外的關係戶,也就是現在社會的旁聽生。若是他日後表現良好,學習都能跟得上,學正許諾,到時可以給他轉正。

院子兩側還有廂房,東廂有書房,有學正、長史、直講等學校工作人員辦公的地方;西廂主要是校廚,師生用餐之所。

過了正院,後面還有一個較大的院落,黃沙鋪地,院子的東側有靶子,可供學生學習弓箭射藝。坐北朝南的正房共五間,四間是學生宿舍,一間是值班人員居住的地方。西側則是學生家中的僕役、書童住所。

再往後還有一進院落,主房是為夫子提供的住宿之地,東西兩廂一個是廚房,一個是雜役居住之所。

等到這進院落之後,有一個很大的後園,園中種了幾畦常吃的菜蔬,還在角落裡圍了幾個籬笆院,用來養雞和育豬。平日裡宰殺禽畜也不在三院,就在這個園中,還為值守後園的園丁專門蓋了茅屋。

苟超要把二蛋送到住所,就把牛車放到了蒙學主建築的西側,那裡圍了很大一塊地方,算是蒙學的停車場,也有專門人士進行打理。

學校建的這樣完善,還真不是鄭縣令這批官員的作為,而是上一批被處理的貪官汙吏做得大規模修繕。當時因為城裡的富戶都爭搶著送家中子弟進學,紛紛捐獻了許多錢財,就大興土木建了一個面子工程。當時蒙學修好,甚至還得到了上級巡視官員的嘉獎。

“喲,趙大郎今兒親自送家弟進學啦。”

說話之人是守門的門房,看上去能有六十多歲,但估計頂多五十多,走路略有些蹣跚,左臉上還有好大一塊黑斑,看上去有些怕人。

“王伯~”

蒙學裡的孩子,尤其是才進學的小班生,都很懼怕他,覺著他長得有些像故事裡的山中老妖,每次見他都會離老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