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獸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章,穿越初唐,想當獸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消氣,消消氣,早知道能得楊博士這般看重,俺就是頭懸樑、錐刺股,也把它學會嘍!”

楊博士這時也反應過勁兒,知曉這事原就和自己無關,哪有什麼立場去罵人家。只好長嘆一聲“暴殄天物”,深恨當時遇到老道士的不是自己。

等心緒徹底平復,楊博士向苟超深施一禮,有些頹然地說道,

“吾自幼醉心算學,昨日見令弟撥弄算盤,還言說此物也能算數,便讓他演示一番,沒想到此物如此奧妙,就有了今日之行。方才心緒激盪之下,對小郎君多有冒犯,還望小郎諒解。”

這楊博士看著也得有個四十來歲,苟超哪能受他的禮,早就喊著“使不得”躲到一邊。

他向來佩服有學問的人,見楊博士如此看重算盤,倒還真後悔當年沒有好好學。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那個農村小學,根本就沒有算盤高手,會的也就這點皮毛,他想學,都沒處學去。

汪學正剛剛一直都很冷靜,等大家重新坐好,便問到關鍵處,

“趙郎君是否知曉那位道君,有何道號,抑或是真實姓名?”

這點苟超也早就想好了,去年做麥芽糖就推說是老道士教得,這會兒又是算盤,以後還不知道有什麼呢。若是說不知其姓名就怕老有人揪著不放,不如編遭一個,誰要好奇,就自己查去。

“我問過他好幾回,他原本不肯說,後來被我磨的不耐,就說是華景潤。”

“華景潤?”

剛一直再說算盤,苟超就想起了數學。這科目一直是他比較愛學的學科,還讀過一些關於華羅庚、陳景潤的小故事。尤其是陳景潤,聽他那個數學老師講,說是人家當年為了證明“12=3”寫了滿屋子草紙,收拾好後,裝了兩麻袋呢。

“清遠兄可曾聽過?”

楊博士想了半晌,終是搖搖頭,說道,

“現下享譽盛名的道法大師,無非孫、王、劉、袁四位真人。而茅山、樓觀兩派,也無華姓高士,想來是隱修一派。”

李家王朝得了天下,為能有門煊赫的祖宗,好彰顯其顯貴身份,便追認了老子。

老子乃道家先祖,道教也自然成了李唐的國教。

雖然佛教經過上百年的傳播,勢力不斷壯大,在民間已經能和道教分庭抗禮,但在士人之間,尤其是當了朝廷命官計程車人,卻已入道為榮,哪怕不入道門,也愛給自己取個道好。

是故,汪、楊二人雖不是道士,可對各道教門派的掌門,道家的大德高士都有所耳聞,畢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談論了一會兒子虛烏有的道士,楊博士還是聊勝於無地問起苟超算盤的具體用法。

二蛋雖然聰明,但僅學了一天,在家時還打得好好的,被夫子一問,就緊張地什麼都忘了,只一下一下地撥下面的珠子,說什麼“這是一,這是二”。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楊博士接觸算學幾十年,哪怕二蛋僅僅簡單地撥弄,剎那間也好似抓到了一點門徑,就剩一層窗戶紙。

“這是個位,這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以此類推,反正柱兒越多,‘位’越高。下面的一個珠是‘一’,上面的則是‘五’,上下加一起就是‘九’,待再多個‘一’,就要進位。”

說完,苟超還給他二人演示了從‘一’加到‘十’地演算法。

“妙,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中古時期的讀書人還不像明清後期那麼輕視算學,大多數自幼學習,都對這一行有所瞭解。

汪學正看得兩眼發直,口中不停讚歎,反倒是一直看重算盤的楊博士,仍是緊鎖眉頭。

“大郎可否讓吾一試?”

苟超連忙狗腿地雙手奉上。

楊博士一邊按演示的方法重新算了一遍,一邊咬牙沉思。

“不對,不對……”

汪學正也不打擾,從他手裡接過算盤,自顧自地體驗,嘴裡還是不停地讚歎,

“妙極,妙極!”

苟超陪著他倆也不無聊,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覺得他二人的表情挺有意思。

“大郎,汝可否確定,那華真人的算盤就是如此模樣?”

沉吟半晌無果的楊博士,無奈對苟超又是一問。

這下還真問著了,苟超他們上小學學算盤時,讓人手準備一個。他家根本沒有,還是他大伯去給借了一個。

等到上課時,苟超發現全班就只有兩人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