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獸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有好事,穿越初唐,想當獸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家村社戲最後的壓軸曲目是《雙投唐》,沒有人比苟超更熟悉了。
當時給白山子講戲時,還特意說過,此曲又名《斷密澗》。
看來他倆還是挺有默契的,都喜歡第一個名字,苟超有些自嘲的想到。
不過異世畢竟是異世,還沒有京劇這種曲目。那兩個表演者的唱功雖然不錯,可沒有了摸索上百年的成熟的樂器配合,表現力上還是要差上不少。
還有就是京劇最引人注目的臉譜裝扮,白山子到底是沒親眼見過,只是聽他描述幾回,模仿的就有些不倫不類。
苟超乍聽之下,內心頓時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滋味複雜。
明明現場的人群已經很安靜了,大家都在聚精會神的看著前所未有的表演形式。
兩位演唱者的聲音也極具穿透力,半個齊家村幾乎都能聽得見。
可聲波傳進苟超耳朵,他卻解碼不出其中的意味。只是覺著渾渾然有兩道聲音在耳旁響起,具體內容卻怎麼也聽不清。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下一個選段開始,才好轉過來。
調整好心態,重新一聽,苟超才發現,這《雙投唐》的內容還是做了少許改動的,與教給白山子的並不完全一樣。
帶著審視的目光來看錶演,自然到處都是疏漏。
可在極度缺乏精神生活的異世鄉村,本土化的京劇名段那是獲得了極大的熱捧。
苟超只能酸酸的嘟囔幾句“土包子”,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佩服這些表演藝人的。
沒有專門的舞美,缺少齊全的配樂,服裝、人員都很簡陋,可依然引發了觀眾的極大熱情,甚至可以說是激情。
當人群聽到李密死在斷密澗時,到處是壓抑不住的叫好聲。
當看到王伯當身死箭下時,眾人又忍不住潸然淚下。
當看到唐王著令將王勇厚葬時,四周皆是長出口氣地欣慰,紛紛誇讚唐王有識人之明。
等到這場農村大聯歡徹底結束,苟超終是沒能忍住,上前詢問起白山子的近況。
“白山子是何人?”
得到的便是這樣的答覆。
細問之下,班主只說是在伏牛山附近的鄉下,無意間聽聞此曲,連聽月半才學明白。
這時代是沒有版權一說的,那青樓楚館、舞樂伎坊,但凡出現一首名曲,大江南北都會爭相傳唱。
班主還直言,當時在一旁學曲的可不止他們一眾,不少同行都在暗暗學習。
苟超只好把白山子的形貌做了一番描述,又問他演唱王伯當一角的,是否長成那個樣子。
“不是!”
那班主答的十分肯定,隨即補充道,
“這王勇一角明明人到中年,哪會讓一少年來唱。再者,小郎所述那如同謫仙一般的人物,老夫見識淺薄,還不曾見過。”
見苟超一直追問,老者也有些好奇,又問到:
“怎麼,小郎曾經聽聞此曲?所尋郎君竟也會唱?”
苟超只是笑笑,並沒有回答。
剛開始看到戲班子唱他帶來的曲目,心裡總是有些憤慨的。
這時靜心一想,京劇選段根本就不是他發明的,他也不過是個傳播者,有什麼好憤慨的。
接著又聽老者說不是跟白山子所學,且他們根本就是明目張膽剽竊別人,《雙投唐》現在那是傳播的極廣。
苟超對白山子那點隱隱的不滿也就煙消雲散。
想他竟能在人前唱曲,以使此曲傳開,估計那時他該心情不錯。
看來他應該過得不錯。
過好了,也不傳個訊息,害自己還擔心好久。
到了最後,竟是改成埋怨了。
****
冬至一過,轉眼就進了臘月。
苟超這段時間又給里正家,田老憨家打了兩鋪火炕。
村裡不是哪家都有餘糧的,好些人家今冬就要以雜菜、豆子等裹腹。
更別提他們住的屋子,不說四面透風,可也真簡陋到不好盤炕的地步。
還有一些稍好的,平日裡與苟超沒什麼交情,又不想出糧食,就自家仿著盤炕。
可盤炕看起來簡單,那也是個技術活。東北農村家家住炕,到盤炕時候還是要請村裡的瓦匠,何況是隻看過幾眼的石河子村民。
結果有兩戶稍好,不過倒煙倒得厲害,一燒炕屋裡就呆不了人。
另外一戶,不僅鬧了笑話,差點還把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