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獸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初見鄭縣令,穿越初唐,想當獸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收過後就要準備冬麥的播種事宜。

即便有所收穫,貞觀三年大唐北方諸州縣仍算是災年。永寧縣還需採用災年的促耕手段,也就會是縣裡要為災情嚴重抑或貧困落後的村鎮提供部分耕牛,讓農人能順利耕作。

鄭縣令一大清早視察的便是此事。

不過今日的鄭縣令不像往常那樣事必躬親,只站在遠處看主管此事的吏員分配,毫無過問的意思。

偷偷覷一眼明府的臉色,交接的里正吏員愈發地小心翼翼。

鄭縣令眉頭微蹙,背個手站在那,渾身向外散發著低氣壓。

身邊的隨從不知是誰招惹了主子,怕縣尊醞釀出什麼“狂風暴雨”,再殃及了他這條小魚兒,心裡忐忑地連大氣也不敢喘。

究竟何事觸怒了鄭縣令?

實則何事也無。

鄭縣令不過是在出神罷了,只是面相稍顯陰鬱,一旦沉思,再襯上他的官威,看起來就有些怕人。

今秋官田所產是自貞觀以來的大豐收,進上的糧食、報表具已準備妥當,還附帶了曲轅犁實物及其圖紙。

若是上報朝廷,對主政以來便多災多難的新皇來說,定當是個好訊息。

可也暴露出自己早已得到能耕田倍之的新犁這一訊息,朝廷那面倒是好過,就說先行試驗,看到成果之後才敢奉上,或許還能得個為人謹慎的評價。

可主家那裡的就有些說不過去。

得到如此“神器”竟不獻與族中,都能想象到那些做糧食買賣的族人,扭曲的嘴臉。

自己從小到大雖然受過好些屈辱打壓,可出來做事才曉得“滎陽鄭氏”這樣的名頭能帶給自己多大的好處。

族裡現下對自己雖說是不聞不問,可若得罪狠了,宗族裡的大人物隨便伸伸手指,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死得。

還是要想辦法堵堵他們的嘴啊。

“參見縣尊,書辦派小子前來尋縣尊……”

差役的來報打斷了鄭縣令的思考,舒展了一下眉毛,接過隨從遞過來的韁繩,利落地翻身上馬,直奔縣衙而回。

白山子的意外出走,不算是刑訟之事,在一些大縣這樣的事情都不用縣令過問。

可永寧縣是個小縣,日常事務沒那麼繁瑣,鄭縣令又是個“能官”,處理事務得心應手且十分注重百姓增減安置事宜,縣丞又不在衙屬,劉書辦不敢擅專,就請了縣令回來。

初唐時,官民之間的等級還沒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石河子的一行人在縣衙後堂的辦公處,還都混了個座位,俱都跪坐在蒲團上。

鄭縣令聽完眾人所述,腦海裡不斷翻找起關於白山子的記憶。

雖然過了兩個來月,可縣令對白山子還是有些印象的。那樣出彩的一個人物,又是強拐少年的小機率事件,想要忘掉也難。

思索了一陣,對著稍信人問到:

“爾與白山子是否相識?他再哪裡與爾相見?身旁可有他人?”

一連三個問題,都是這兩日不曾被過問的,稍信人有些緊張,頭也不敢抬,支支吾吾地回道:

“俺,俺沒瞧見白,白郎君。那日俺家小子正在集市上賣糖,碰見了白郎君。白郎君給俺家小子送過糖,小子就認得,答應去給傳話,他還給了俺家小子十文錢跑腿。小子回家告與俺夫婦知曉,俺怕他人小出事,就親自去了。”

“噢——”

鄭縣令忽的想起之前家中的小斯似是買過什麼餳糖,一根竹籤上粘著黃黃的一坨,舔的香甜。

城西那邊似乎是興起了一種餳糖小食,竟是此人家子所售?

“爾售賣之糖是白山子若制嘍?”

“那,那倒不是。”

稍信人看了眼身旁的苟超,回到:

“是趙大郎所制。”

苟超見縣令看了過來,趕忙應承是自己所制,還補充了白山子下山就是幫自己送糖。

鄭縣令又問過苟超幾句白山子日常是否提及本人身世、家中親屬等,就叫劉書辦收回白山子的田契,讓眾人散去。

獨對苟超說道:

“趙大郎還請留下。”

幾人都是一懵,有些摸不著頭腦,還是聽話的退了出去。

苟超不知縣令要做些什麼,正忐忑間,就聽他招呼差役讓其去城西買罐街上小子賣得餳糖。

苟超趕忙上前說道:

“啟稟明府,剛剛那稍信之人身上就帶了兩罐,是我昨日新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