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獸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規劃(捉蟲),穿越初唐,想當獸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苟超分的二十畝永業田用當地的話稱之為桑田,倒也不必真種桑樹,耕田植樹全隨自己。可能是隻要不出大的變故,這田就終身屬於自己,為突出其重要性便以桑田稱呼。畢竟桑能養蠶,而絲綢絹布是普通老百姓認知裡最高檔的貨物了。

以上只是偶然間閃過苟超腦海的奇怪念頭,他現在發愁的是要如何利用自己那百畝土地。

聽說整個石河子村,目前只有田裡正和張保長以及張保長的兄弟幾家人的永業田裡種著大量桑樹。通觀全村,也只有他們家裡的女眷還年年養蠶。

不過,老張家養的蠶都是賣給織戶,自家並不會繅絲織絹,整個村裡真正有此手藝的僅里正的婆娘一人。所以這十里八村的適齡小子都想求取里正家的二女兒,儘管,她才十歲……

說到這老張家,在這村子了也算很有勢力,那去世的張老爺子,也有幾分傳奇。

張家老爺子生前也不知是獵戶、老兵、還是大戶人家的槍棒教頭,總之是有幾分真功夫。

據說長得和張家老三張屠戶有六七分像,那在這小地方可真是鶴立雞群啦!(←石河子村裡的人按苟超看來大部分不超過一米六,身高將近一米七的一雙手就數的完,這張屠戶少說有一米七六,長的還壯實。)

張老爺子是二十多年前帶著懷孕的老婆和五六歲的張老大逃難來到此處的。當時也是兵荒馬亂,災害連年。逃到這時,石河子村都快成寡婦村了,沒剩幾個身體好的漢子。趕上他婆娘逃難時,懷孕懷的不好,沒幾個月生產時就一屍兩命地去了,張老爺子就娶了當地一寡婦就此紮下根。

這一過十幾年,大兒成丁,後生的三個小子也逐漸成長,再加上張老爺子的悉心□□,張家人丁慢慢興旺起來。要不是田裡正的二叔在縣衙當捕快,估計張老頭都快要成里正了。

沒想到後來先是聽說哪兒哪兒的發生叛亂,要抓壯丁去抵抗;後又傳出風聲,說派給他們的勞役其實是要掉腦袋的修陵人!一時間,整個石河子人心惶惶。

這張老頭好不容易在之前幾次的勞役中得以倖存,又和村裡的男丁抵禦過幾次流民,當時的村子已經是一片狼藉。大家逃的逃走的走,里正一家也搬到了鎮上居住,只有一些無處可去的老弱婦孺留守。

張老爺子一發狠,就帶著全家躲到了西南面的連綿群山裡。也不知是怎麼熬得,三年前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才從深山老林裡出來。

估計是吃了不少苦頭,老爺子的二任婆姨,壓根就沒熬到出山。等到給幾個孩子分了家,娶完親,他也駕鶴西遊了。

張家老大雖然和三個小兄弟不是一母同胞,但兄弟幾人也是同吃苦共患難,感情很好。且躲進深山時就已成親,現在還有一雙兒女,為人很是本分老實。

張家老二為人也很正派還有主見,是那種遇事能拿主意的人,接替張老爺子當了保長。

這張老三長相最肖其父,平日裡除了種田,殺狗宰豬也是把好手,大家就漸漸稱他為張屠戶。

而這張家老四,傳言僅比張老三矮點,年紀輕輕卻是條好漢!此人深得張老爺子真傳,練就了一番好皮肉,五六個棒小夥合擁而上都不是其對手。頭腦還靈活,恰逢去年朝廷招兵買馬,不願束縛在這青山綠水間的張老四就不顧兄弟勸阻,瞞了歲數當大頭兵去了。

苟超本來只想問問他那二十畝山坡地種點什麼好,沒想到話題扯到這麼遠,看來每個人胸中都藏著一把八卦之火,連童大叔這樣的真男人、壯漢子都避免不了。

滿足了自己的好奇之心,苟超與童大叔告別回到自己的小泥棚,發現二蛋已經在簡陋的竹床上睡著了。給他蓋好被子,自己也仰躺下來。

衙門給自己的兩鬥種子,一斗全是豆子。說是一斗,苟超感覺也就十四五斤,雖然這邊的一畝地比前世要小上不少,但這鬥豆子頂天也就能種四畝地。而另一種聽他們說是粟種,這粟種苟超翻來覆去研究好久,最後捏碎了幾稞才發現就是小米。

苟超家住東北,平常也就種種大豆、玉米、高粱、水稻,早年間因要餵雞扎刷鍋刷子什麼的,還會種兩壟糜子。像小米這種投入多,出產少的作物他家那片兒已經很少種了。

苟超估計就這十四五斤的粟米,在這沒化肥、農藥,連大糞都少有的地方,要想有點收成,也就能種一畝來地!

他可是還有80畝的口分田,這要種點啥啊?

苟超趁沒人時數過,自己還有462文銅錢,這都是要花在刀刃上的,光買種子肯定得不償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