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活在美國(選載),大刀闊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看林肯墓。他在路上告訴我,林肯死前曾經請求,要把他的屍體埋葬在故鄉(後來看介紹資料,是他妻子堅持要把林肯埋葬在故鄉的公墓)。

從教會到林肯墓只需開車五六分鐘。林肯墓在Oak Ridge Cemetery公墓裡面。墓地向春野縣的所有居民開放,死後都可以埋在那裡,不分級別,不分種族。

公墓入口處是一個敞開的鐵門,迎面有三組紀念碑彼此相望——韓戰紀念碑,越戰紀念碑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碑。

我先來到了伊利諾伊州韓戰紀念碑前。一組士兵的塑像矗立著,下面,七八塊半人高的灰色大理石,圍成了一個多邊形的巨大底座。一塊大理石上,刻上了一段話。我從兜中掏出了一個信封,趕緊抄錄。第一句話是:這些高貴的勇士,他們獻上了自己,但不求任何回報。另一句話是麥克阿瑟將軍說的:絕沒有任何海軍陸戰隊表現得比他們更輝煌。緊挨著麥克阿瑟將軍的,刻著一個無名戰士的話:一個這樣的戰爭,我們不能贏,我們不能輸,我們也不能撤。最後一段話震撼了我:不要忘記他們。他們向這個世界表明,自由絕對要付出代價(That freedom is never free,或者譯成,自由絕不是免費的)。

在沉默中,我沿著水泥板路離開韓戰紀念碑。

水泥板路的兩側鋪著一塊塊紅磚頭,每一塊磚頭的上面,都刻著為建立紀念碑捐款人的名字。一個巨大的牌子上,寫上了一行行關於韓戰的數字: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一共——

死亡54�246人;

受傷103�284人;

失蹤8�177人;

被俘700人。

伊利諾伊州派出206�500人參加韓戰,死亡1749人,受傷4691人。

他們把傷亡的數字統計到了個位,他們居然連戰俘也紀念,這令我的心很沉重。

沉重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碑居然沒有好好看看。只看見兩排成張開雙臂狀的黑色大理石寫著一個個數字,終點是一個白色的巨大地球。

伊利諾伊州越戰紀念碑黑白兩色,中間矗立著長方形的白色大理石,四周,七八塊半人高的黑色大理石圍成了一個圓形,在黑白大理石之間,是五塊矗立的黑色大理石。整個紀念碑群,從遠處看,就好像是一座黑白相間的金字塔。那七八塊黑色大理石上,都刻著同樣的三句話,第一句就是:他們在光榮中死去,並永遠安息。而那五塊矗立的黑色大理石上,則刻著在越戰中死去的伊利諾伊州軍人的名字,共有2979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軍人死於越戰或者失蹤,他們的名字,從英文的第一個字母A開始,一直排到最後一個字母Z,一個也不少。

林肯與平民同葬於公墓(2)

看完紀念碑,我們去了林肯墓地。

林肯墓在Oak Ridge Cemetery的一角,附近有許多其他的墳墓,有幾個大一點的,不比林肯墓小多少,也那麼立著。美國人民的偉大領袖,生時,與美國人民站在一起;死後,埋在普通的美國人中間。

林肯墓向公眾開放,不收費。

墓地的正前方,在一個石座上,立著林肯那個著名的半身雕像的複製品。大家一個挨一個,都去摸林肯的大鼻子,鼻子都被摸亮了。據說,摸了人會變得更聰明。我也摸了一下,並嘲笑自己說,這足以表明我夠愚蠢的了。

林肯墓建在地面。底座是墓室,有兩層樓那麼高,形狀像中國的古城牆。墓室上矗立著一個紀念碑,碑的底部,正面是一個站立著的林肯雕像,旁邊有兩組戰士的塑像。在四個角上,都有石階通向墓室的頂部。我大吃一驚,美國人可真是的啊!他們的領袖就躺在下面,但居然允許小老百姓在上面走來走去。

我進入了墓室,正面是林肯的另一個著名的雕像,他坐在椅子上。墓室的頂棚,比普通住家的高不了多少,沿著兩邊的拱形通道,走到後面的正中央,林肯正埋在這裡。沒有一個士兵守在這裡。

正中心,懸掛著美國國旗。左側,是肯塔基、印第安那和伊利諾伊州的州旗,代表著林肯生活過的地方,右側,是美國總統的旗幟。在這上方寫著一句話:

Now he belongs to the ages(現在,他屬於時代了)

Abraham Lincoln(亞伯拉罕林肯)

1809—1865

林肯被美國人稱為“新時代國家統治者的楷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