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活在美國(選載),大刀闊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類的書,近年也出了不少,作者都是一些身在美國的華人,而且身份是學者。老範與之不同,他是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去感受美國教育與中國教育的不同。這裡,同樣沒有高深的理論探討,同樣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例,讀來親切有味,使得讀者如同身臨美國。此外,在老範的敘述中,我們也同時知道,教育問題,決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它還與一個社會的制度設計、文化傳統、法律體系等有關。

有人說,老範的文章,不同於知識分子的理論啟蒙,而屬於“細節啟蒙”。這當然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表述。的確,即使拋開生活細節不說,在《活在美國》一書中,也還有一些“細節啟蒙”的例子。比如,對於“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這一句《獨立宣言》中經典話語的翻譯,老範也為一般不瞭解其原文的讀者澄清了一個事實。《獨立宣言》的執筆者是傑斐遜,這份非常尋常的文獻,也是美國的立國之本。這句話的一般翻譯是“人生而平等”,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已經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常識。然而,這樣的翻譯,實際上歪曲了原意。英文中有“born”(生)這樣的詞彙,用詞講究的傑斐遜為什麼不用?這裡涉及到的是平等問題,即人為什麼是生而平等的呢?事實上,在born的意義上,人是不可能平等的,而只有在created的意義上,才是平等的——上帝造人是造得平等的,沒有人是特殊材料做成的。這個問題的澄清,也使我們可以瞭解到,作為美國立國之本的重要文獻中的宗教之維。

在《活在美國》一書的編輯體例上,值得一提的是編輯將網友的一些跟帖評論,放在了文章的開頭。這些評論大都中肯平和,有時侯往往還是閱讀正文的文眼。即使在這樣的細節上,也體現出了老範尊重網友、渴望溝通和交流的風度。

書評:布什要給範學德一家寫信(2)

範學德是已故的哲學家張岱年先生的弟子,受到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在與老範的多次交談中得知,他對於自己年輕時的學術研究,一直有割捨不下的情懷。中斷了學術研究,老範對此始終有些耿耿於懷。然而,我想這是無須的。因為,對一個知識分子來說,知識生產和精神探索,其實是相互融合的——那些沒有靈魂的偽知識,要來幹什麼?

《活在美國》,範學德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自序(1)

範學德

這是一本無意中寫出的書。

這本書沒講什麼大道理,有的只是在美國生活的一些故事。故事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故事,這裡的故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

還是在兩年前,有一位朋友介紹我到《貓眼看人》來玩玩。架不住勸,我來了。 2004年9 月9日,我在《貓眼看人》註冊了一個網名,怕記不住網名,我就以自己的真名註冊了。從此,範學德就來到了《貓眼看人》。來了我就寫,寫了就貼上去。就這樣,我成了一個網蟲。

寫著寫著,有一天就寫到了我在美國的生活經歷,怎麼也沒有想到,一開頭的那幾篇小文章,就受到了一些網友的青睞,他們點選的點選,頂貼的頂貼,評論的評論,如此一來,我就來勁了,上癮了,寫!繼續寫!就這麼地,圍繞著 “活在美國”這個話題,我寫了將近兩年,寫了將近兩百篇隨筆。

寫了這麼多,其中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被罵聲逼的。記得我還沒有寫幾篇文章,有人就開罵了,而且罵得還挺有高度,給我戴上了一頂頂“高帽”和雅號,還很慷慨,一個接一個。他們的本意是讓我知難而退,閉嘴,但我卻不知好歹,偏偏要寫下去,好好地寫。

1997年夏天,我回國探親,其間,回了一趟母校吉林大學,看望了一些哲學系的同學和老師。有一天,七七級的幾位學長請我吃飯,當時,高畫質海老師也在座。高老師曾經擔任過吉林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而那幾位學長,有的是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有的是哲學系主任,等等。吃飯期間,幾位學長問了我一個問題:老範,你到美國這麼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想了一想,我回答說:自由與尊嚴。我切實地享受了作為一個人的自由與尊嚴。

我說,很慚愧,這些年來,我在學術上一無所長,事業上一無所成,但是,我卻深深地感到了一點,我是一個人,我是作為一個獨立而又自由的人而有尊嚴地活著。我想說的話,我就說,我一點也不擔心這些話是否符合美國政府的觀點,也不在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