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活在美國(選載),大刀闊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雜技:《十三人頂碗》,他們一會兒一個“啊”!一會兒一個“噢”。還有“我的媽呀”!
蔡明和馮鞏的名字,兒子早就熟悉了。今年在眾多小品和相聲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郭達、蔡明演的小品《浪漫的事》,以及馮鞏、朱軍表演的情景相聲《談笑人生》。看蔡明表演時,兒子嘴中冒出的單詞是Sick(噁心),Silly(傻乎乎的,滑稽)。還跟我喊:老爸,你快來學學。
去年看春節晚會的時候,兒子曾說過,他喜歡那個老奶奶演的小品,那個老奶奶是趙麗蓉。我告訴他老奶奶死了。他說:太sad(悲哀)了。他也喜歡當年陳佩斯演的小品,像什麼萬國運動會呀,他看了好幾遍,再看,還是笑。他搞不懂,那個大光頭的叔叔(陳佩斯)怎麼不上來演小品了。我跟他說不明白,不說。
去年看到那些歌手們的奇特髮型時,我兒子就氣得大叫,嚇死人了,搞什麼搞啊!今年,兒子還是忍受不了那些歌手們的髮型,尤其是男孩子的髮型,他說,像女孩子一樣,還不如剃光頭好看。為了一個歌手是男的還是女的,他和妹妹爭論不休,然後讓我來評判,我看了又看,也拿不準是男是女,就說,算她是女的吧。女兒大喊:NO! He is so ugly!(不是,他太醜了!)
對於這些男歌手的衣服,我家的美國鬼子用四個字概括了:莫名其妙。
去年兒子特別討厭在唱歌中說什麼英語,說他們說什麼說啊?一點也不像英語!是西班牙語吧,不,就算是法語吧。今年容祖兒唱的歌中又夾著英語時,沒想到兒子居然評價說,是挺好的,不過,還有一點點口音,要是跟我學學就好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我家的美國鬼子評春節晚會(2)
沒想到今年的一場大觀園,這兩個美國鬼子都喜歡。我問兒子,你怎麼喜歡上戲曲了?他回答:服裝太漂亮!還有呢?歌好聽,又不太長。女兒也說歌好聽。但我相信他們都聽不懂。
零點後的那個民歌大聯唱,我兒子很喜歡,居然嫌短了一點,我琢磨一下為什麼,還是歌的旋律美。
我知道這兩個美國鬼子基本上不了解春節晚會的意義,也不懂主持人為什麼那麼費力地要打動大家的心。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好聽,好看。
2005年大年初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美國撿了中國的一個大便宜
自由的環境最有利於人才的成長。
——石頭的家
9月13日晚上我參加了妻子所在公司的一次晚宴,這個一年一度的晚宴,是專門招待公司中的“沃維勒協會”全體會員的。“沃維勒”是一個人的名字,但他是誰,我從來沒打聽過。
這個公司是一個大的跨國公司,五六萬僱員,聽說,光是博士們就有三四千人。這些人中的佼佼者,經過多年奮鬥後,由於研究成果卓著,就被吸收到了這個協會之中。他們被公司裡的人戲稱為“照片上牆”的人,即一旦成為該協會的成員,你的照片就將被貼到公司的大牆上。
今年,是“沃維勒協會”成立20週年。目前,它一共有197位會員。
從1988年開始,這個大公司裡來了幾個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大都是博士。一直到1992年,人來的都不多,一共十來戶,大家彼此都認識,還時常有些聚餐。要是公司中新來了一個大陸人,很快就會有人報告訊息,你傳我,我傳他,幾周內,大家幾乎就都知道了。
從1993年起,來的人漸漸多了,現在,聽說已經二三百家了。他們在公司內成立了一個“中國人協會”,協會開會時,連公司的總裁都到場祝賀。
這些博士碩士,絕大多數都畢業於中國的名校,並且是同學中出類拔萃而且又有冒險精神的人,他們來到美國後,又大都在美國獲得了學位。畢業後,就留在美國工作了,公司為他們辦了綠卡。
這些人才,都是80年代末期才開始留在美國的。李賀的詩詞“我有迷魂招不得”,也許可以改成“我有家園歸不得”。這是一些朋友當年聚餐後聊天的共同心聲。
失去這一大批人才(幾十萬人),科技精英,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大的損失,而美國則從其中撿了一個大便宜。
現代經濟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那天晚上,我們去得晚了一點,一進去,就看到了一個老朋友,她在1998年就成為“沃維勒協會”的成員,是大陸人中最早的一位。不一會兒,又看到了我們的一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