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二重蒸餾,侯爺貴性,沈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發現實在是太令人驚歎了,我們應當馬上告知父皇,昭告天下,還你爹爹一個好名聲。”柴珏也是不疑有他,建議道。

樂琳卻搖了搖頭,大步流星地往回走。

柴珏連忙跟了上去,問道:“不好嗎?”

“不好。”樂琳頭也不回地道。

大大的不好。

樂琳想到了樂山為柴榮獻藥而逆天改命的事情。安國侯府毫無緣由地家道中落,若不是報應,也太匪夷所思了。

孟德爾的分離規律原本的發現時間離現在差了好幾百年,且先不要說那冥冥中的報應,光是這讓這個時代的人接受,已經是莫大的難事,一個弄不好,被人當做“異端”火燒油烹也並非不可能的。

她耐心解釋道:“並非每個人都如你這般能理解接受的,這個發現說了出去,指不定會讓世人對我爹爹的誤解更深。”

柴珏想了想,樂琳所言確實在理,便不再堅持。

“那我們現在去看雪球花?”

“不,先回書房。”

“哦?”

樂琳向他燦然一笑,道:“既然入了寶山,又怎能空手而回?”

“什麼寶山?”柴珏不明所以。

“那書房是個切切實實的金山銀礦。”

……

書房中,樂琳幾近是逐字逐句地仔細翻閱引索,約莫小半個時辰,才打定主意。

“去西區。”

她這次細細研究過引索的分類,東區的資料是關於實驗類的記錄的。而西區的札記,是實用類發明。南區,是一些對於未知事物猜想的記錄。

目前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物事,只能先在西區的札記裡尋找了。

二人來到了書房的西區,細細翻了好幾本札記。

柴珏邊看,一邊半懂非懂地逐條向樂琳請教,樂琳也知無不言。

“蒸酒時,將蒸餾而得的酒汽,經第一次放入錫鏊內的涼水冷卻,因而流出的“酒頭”和經第三次換入錫鏊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再次蒸煮?”

柴珏虛心地問。

樂琳道:“嗯。這是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的物質成分,味道較雜,所以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

“沸點?”

“液體沸騰時候的溫度。”

柴珏似懂非懂。

“為什麼是錫鏊?”他又問。

樂琳看了看那札記裡的圖紙,那錫鏊其狀敞口圓形、約在四、五寸以下,收縮至錐尖,類似鼓鏊。旁邊又有註記寫道:當酒醅加熱汽徐徐上升之時,遇之驟冷,變為露酒,沿錫熬外壁滴淌匯入下面承露盤,透過連線承露盤之錫管,如線泉般流出,淌突至蒸餾鍋外藤條酒簍子內。

想來,這應該是個冷凝裝置。

為何要用錫來打造呢?

樂琳一時也想不通,只得用以前學過的常識回答道:“大概是因為錫傳熱快,散熱慢吧。”

“原來如此。”

柴珏點頭,又問:“用這法子釀出來的酒可真的好喝?”

樂琳不敢打包票。

樂松札記裡寫的這個釀酒的法子,和後世釀“二鍋頭”的方法差不多。

不同於醇香優雅的醬香型酒,比如茅臺;也不同於綿柔甘冽的濃香型酒,如五糧液、劍南春等,二鍋頭口感偏猛烈,樂琳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否會喜歡。

不過,據聞唐宋時期的酒大多是低度數的,這種高度數的酒說不定會殺出一條路?

於是她說道:“好不好喝是見仁見智,但定會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事不宜遲,既然有了圖紙,我們便著工匠去打造吧。”

柴珏倒是笑了笑。

樂琳好奇:“你笑什麼?”

“我笑你糊塗了,你爹爹既然寫得這般詳盡,必定早已打造過了這器具了,我們拿來用便好。”

樂琳恍然,連忙喚來葛薩敕暹陀細問,果不出柴珏所料,書房西區大多數札記裡記述的器具,樂松都曾命人打造了出來,全放在了莊子盡頭的庫房裡。

二人緊隨葛薩敕暹陀前往庫房之時,已是午後了。

許是初冬的陽光太過溫柔,樂琳感到幾分蕭瑟的寒意,不由得往裹緊了披風。

“你怎麼這麼怕冷?”

柴珏又忍不住取笑“他”。

樂琳並不惱,反倒笑說:“若今日能蒸煮出那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老六登場,眾禽麻了

月下拾慄

回到過去

煙雲鶴舞

星過狼群

叫洛林的大灰狼

逼我當皇帝是吧

張龍虎

影后她又剛又颯

歸小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