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甫介身世,侯爺貴性,沈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甫介’?”

“《汴京小刊》新專欄的作者,我之前和你說過的。”

樂琳目光一下子黯了下來:“我記得。”

她自然是記得這個名字的。

爐子裡的火焰燒得旺盛,發出“啪啦”,“啪啦”的聲響。

瞬間的沉默,讓柴珏不由得狐疑。

“怎麼了?”他問。

“沒什麼……你詳細說說,你二皇兄是怎麼和你說的?”

樂琳反問道。

柴珏直覺這裡頭有些文章,但一時也摸不著頭緒,只得把柴琛的原話與樂琳複述一遍。

“他說,‘甫介’的社評精闢入理,字字珠璣,是個有大才的人。”

“還有呢?他還說了些什麼?”

“二哥還說此人志存高遠,胸懷家國……”

“嗯。”

樂琳點頭,若她沒有猜錯這個“甫介”的真實身份的話,那麼這大宋朝確實沒有比他更志存高遠、胸懷家國的人了。

她心中暗自讚歎,這柴琛還真是慧眼識英。

柴珏又學著柴琛的語氣道:“就憑他一句‘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數倍之者。貧民被災。不可不恤也’,為兄敢與你打賭,此人日後必定名留青史。”

“確實。”

樂琳嘆了口氣,頷首道。

炭爐裡的火光,映印在她的幽黒的眸子裡,不知何故,竟有些森森的冷意。

此人的大名,確實留在了史書上。

但是……

樂琳把吃到了嘴邊的榛子放了下來,皺眉沉思。

但是,這個人掀起的風波,觸及整個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即便他死後,那場變革的餘震依舊左右了大宋的命運。

他的功過,歷朝歷代都沒有一個定論。

褒貶不一,眾說紛紜。

他的支持者和信徒們說,這是個力挽狂瀾的聖人。

反對的人,一句“宋政之亂,自神宗始”,便道盡百姓對其變法的不滿和怨憤。

……

“你似乎對‘甫介’此人有些微詞?”

柴珏問道。

樂琳並不否認,只是反問:“何出此言?”

“上次在編輯部那時,文少保盛讚‘甫介’的文章之時,你說……”柴珏回想了好一下子,說道:“‘甫介’此人想必是個剛直執拗之人,所謂剛極易折,可能不太好相處。”

“嗯。”樂琳並不否認。

柴珏好奇道:“你認識他?”

“不認識。”

“那你怎麼能這麼篤定地推斷呢?“

“猜測而已。”

說罷,樂琳又岔開話題,問道:“那麼,你二哥是鐵定了心要拉攏‘甫介’了?”

柴珏點頭,回想到柴琛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也莫名地狐疑:“我回他道,用筆名的作者往往不想別人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所以要先諮詢過‘甫介’,才能為他引薦。”

“嗯……”樂琳把那吃剩一般的榛子放入口裡,有滋有味地吃完,才道:“真可惜你二哥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

柴珏不明所以:“哦?”

樂琳笑道:“不是麼?王安石早已在朝中為官,何需他舉薦?”

“你怎麼知道他的本名是王安石?”

柴珏訝然問。

“我……”樂琳怔了怔,才道:“我曾讀過王大人的文章,覺得‘甫介’的文風與他甚是相似。”

“王大人?”柴珏茫然地看著樂琳。

“舒州通判王安石王大人,我父親生前曾收藏了他的文章策論,故而我有閱讀過。”

樂琳心裡快速地盤算著,如此應答道。

雖然她無法確切知道現在到底是公元多少年,但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還是能推斷出一些大概。

——龐籍是司馬光的恩師,司馬光比王安石要略年長少許。而暫時還沒有見到司馬光,並不能確認司馬光的年紀。不過,龐籍是仁宗朝的宰相,中間隔了英宗一朝,然後王安石是之後的神宗朝中期的宰相。

想來,他們大概差了兩輩吧?

龐籍如今是六十來歲,那麼王安石應該是三十歲左右。

加之,歷史上,王安石在任舒州通判期間,勤政愛民,治績斐然,故而被文彥博以恬淡名利、遵紀守道向宋仁宗舉薦,請求朝廷褒獎以激勵風俗。王安石卻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上掉下一個妻主

霜月逗逗

女主她又把男主虐哭了

餘佳境

夭壽啦,我男朋友會讀心術

懶起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