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苗保馬,侯爺貴性,沈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樂琳回過頭來,只見眼前女子約莫二十歲上下,作宋代農婦的打扮。
可是她眉清目秀,舉止端莊,絲毫不似農家婦。
女子對樂琳笑道:“侯爺您又來找我家老爺了?”
又?
那即是“安國侯”不止來過一次了?
眼前人會將自己誤認為是誰?
樂琳挑眉,心裡閃現一個不太好的預感。她對女子拱手道:“夫人有禮,正是有事要與您家老爺相談,打擾了。”
那女子正是王安石的夫人吳氏,她對樂琳道:“侯爺客氣,這個時辰,老爺許是在內室讀書,妾尚有雜活要忙,侯爺請自便。”
說罷,吳氏對樂琳福了福身,一把提起身旁的兩捆柴木,往西面一間約莫是灶房的屋子走去。
樂琳既是驚訝,也是茫然。
王安石的夫人要親自去下廚?
他們家是困窘得如此程度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這個年紀的王安石於舒州治績斐然,又被文彥博向宋仁宗舉薦,還得到歐陽修、曾鞏、韓維的賞識,可謂平步青雲,前途無量。
而這個時空的王安石……
樂琳看著眼前略顯破舊的木門,心裡暗自感慨。
……
輕輕地推門而入,樂琳也是大吃一驚。
門後的小廳裡堆滿了書籍。
是的,是堆滿。
數百本新舊交雜的線裝書,堆了數十棟,每棟大約八、九本。
即便如斯落魄,依舊要讀書。
樂琳不禁心生敬畏。
她想起以前看過的關於王安石的一個故事——慶曆年間,王安石,任揚州僉判,經常晚上讀書,達旦不寐。因此,次日去當差的時候,大多來不及洗漱裝扮。時任的揚州知府是魏國公韓琦,韓琦以為王安石夜夜尋歡作樂,就勸他不可荒廢讀書。王安石也不辯解,只是說韓公不能知我。後來,韓琦偶然察聽他徹夜讀書,心甚異之,更覺得王安石是個有才華且勤奮的人。
再看回眼前的書山書海,樂琳為王安石的擔憂才稍稍放下——這樣勤奮好學的人,如柴珏說的,總不是池中之物,定有一鳴驚人、一飛沖天之時。
正在樂琳尋思之間,小廳旁邊的內室傳來談論之聲。
樂琳放下手中正要翻閱的書籍,走進內室,側耳細聽。
只隱約聽到“變法”、“革新”等詞語。
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默默祈禱事情不要是她想的那般。
可其中一把聲音,她越聽著,就越發覺得熟悉。於是,樂琳悄悄地把內室的趟門開啟了一道細細的縫隙,眯起眼睛往內窺視。
內室中,圍著火盤.三個男人相對而坐。
室內並不設椅子,三人都是如漢唐的人那般,盤腿席地而坐。
正對著樂琳而坐的人,瞳孔烏黑得帶一點青的味道,肌膚白淨。唇色紅得令人誤認為是血色透現所致。
樂琳覺得眼前這人比往常所見更有熟悉之感。
他穿的是素色直衣,她低了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衫,是月白色的圓領窄袍。
她心想,倘若她此刻闖進去,他們二人可真是如同照鏡子一樣。
坐在樂琅身旁的,是二皇子柴琛,因著角度不同,樂琅只看得到他的側影。他今天穿的是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又配墨綠色的束帶。
不知什麼原因,樂琳只覺得柴琛的神情舉止,比上次所見要沉穩了許多。
背對著樂琳的那人,想必就是王安石了。
她看不懂他的樣子,只能從背影觀察。王安石穿的比與他對坐的二人要樸素許多,隱約是藏藍色的頜領麻布袍子。
——“富國強兵,某認為,須以‘開源’始、以‘整軍’為繼。”
說話的人,是王安石。
他的聲音比樂琳想象中的要纖細一些。
柴琛虛心道:“先生,‘開源’又以何為始?”
樂琳在門外聽著,不由得愣了愣。
先生?
他是已經拜了王安石為師麼?
……
室內,三人圍著的炭盆子漸漸有熄滅的跡象,王安石從一旁拿過幾條炭條,又撥弄了一番,火焰才復燃。
他並不回答柴琛的問題,反而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樂琅一眼。
王安石向來自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縱使面對柴琛這樣的皇親國戚,也不會假以辭色。但眼前的安國侯樂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