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欠人情,侯爺貴性,沈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沆又問:“那麼,《六旬老漢命喪虎口》《妙齡少女慘被縣官先奸後殺》可有更改?”

“有這種新聞?”

這次,司馬光與文彥博異口同聲問道。

劉沆還是不理文彥博,只是不解地問司馬光:“你不是已經在編輯部看過新聞稿了嗎?王安石他刪掉這兩篇了?”

司馬光怨嘆一聲,憤然道:“晚生只讀了那菜市物價的文章,覺得不妥,便於他當堂理論了起來,弄得不歡而散,其餘的新聞,晚生並沒有見過。”

“單單這菜市物價一篇,你們就不歡而散,若是你把那兩篇也讀一讀,豈不是要大打出手?”劉沆皺眉道。

文彥博忍不住問:“《六旬老漢命喪虎口》《妙齡少女慘被縣官先奸後殺》這兩篇寫的是什麼?”

劉沆終於回他的話了:“《六旬老漢命喪虎口》說的是京郊一名老漢,大兒子被遣往軍中服役徭,在不久前朔州的戰事裡為國捐軀了。老漢的二兒子本就是個殘障的人,他把朝堂付予的撫卹金都花了在二兒子的親事上。誰知天有不測之風雲,二兒子因急病於本月初旬病逝了,兒媳婦攜了全部家當與姘頭潛逃。”

“然後呢?”文彥博追問道。

“老漢年事已高,無法下田耕作。碰巧近日有京郊的鄉紳為了治病,重賞求虎骨。老漢家附近的山林裡有猛虎,他從前上山砍柴的時候,曾經見到過虎穴。他心想虎穴裡指不定有幼虎,遇著猛虎自己定是死無全屍的,但若是趁虎母外出覓食,悄悄去把幼虎擄走,也能到鄉紳那處換些錢來。”

司馬光不知不覺,居然聽得津津有味。一時間,他不由得反思地想,這一波三折的故事,比平日讀到的社論、新聞確實要吸引些。

他介面問道:“可是母虎在他不為意之際回來了?”

劉沆搖頭道:“非也,非也。按照附近一名獵戶所說,這頭母虎奸詐狡猾得很,常常以幼虎為餌,引誘獵戶、村民來偷擄,它便佯裝外出,守於虎穴不遠處,待有人進入,它便一個反殺,把人困於虎穴裡,撕咬殆盡。”

“竟有這樣的事情!”文彥博與司馬光再次不約而同地驚歎。

“那獵戶上山之時,遠遠地發現母虎在撕咬著類似人形的物事,便連忙下山帶了一眾村民上山來驅趕,這才救回老漢的屍體。”

文彥博問道:“此事升騰跌宕、曲折離奇,‘甫介’文筆不俗,此新聞定必是十分吸引讀者,有何不妥之處?”

劉沆答他道:“壞就壞在,他非要把此事和朝廷賦稅、徭役之事扯上干係,說是可證猛如虎。”

文彥博沉思了一下,他不認同劉沆對此事的看法,說道:“這幾年朝廷的賦稅、徭役倒真是重了一些,怎麼你還不許別人說了?”

劉沆道:“賦稅、徭役加重,只因遼國、西夏狼子野心,為了與兩國對峙抗衡,官家此舉,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王安石不應牽強附會,煽風點火。”

文彥博反駁道:“為著和遼國、西夏抗衡,就要讓老百姓受委屈,這是什麼道理?朝廷難道不應先以百姓為重麼?即便是要向兩國委屈求和,亦要先保全黎民生計啊!”

“兩三月前,西夏叛將突襲大宋邊境一事,‘汴河愚公’貌似是大力主戰的吧?字字鏗鏘,言猶在耳……”司馬光忍不住插話,諷刺奚落道:“才不過兩個月,文大人怎麼就改旗易幟了?”

文彥博聽了這話,臉上紅了又青了,如同彩布一樣,他跺了跺腳,耍賴道:“我不管,反正賦稅過重這事,我認為刊登出來並無不妥!《國語》爾等亦是熟讀過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難道你們不懂得麼?有人為百姓發聲,抒發百姓的怨氣,總歸是好的,難不成要如周厲王那般,弄得‘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才好?”

劉沆面對文彥博這連珠發炮的一連串質問,不辯解也不回應,只不動聲色地給了司馬光一個眼色。

司馬光心中一驚,只道是不好了。

《汴京小刊》編輯部本就有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王安石、一個是非不分的紈絝東家,再加上眼前這個盲目行事的副主編文彥博,即便劉沆是主編輯也不一定壓得住,方才他說的什麼來著?

——“老夫氣不過,便對他說,這編輯部裡有王安石,便沒有老夫,讓他二選其一。”

——“次日,我帶上辭呈去到編輯部,想著把最後一刊審完便再也不回的了。”

司馬光回想劉沆的話,冷汗直冒。

連劉沆都不在的話,編輯部群魔亂舞,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姓男友

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