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忠義“兩難全”
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忠義“兩難全”,穿越倚天:明尊張無忌,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於朋友之誼他放走了伍子胥。而伍子胥引吳兵入楚復仇之時,他出於忠捨棄了朋友之誼,前往秦國借兵。以七日七夜的嚎啕大哭,引得親兵入楚光復國土。我等大丈夫也當忠義分明才是。”
張定邊與陳友諒私交最好,但聽到大家都這麼說,他雖心中不忍,但卻也只能同意大家的意見了。
不過這並非是他們這些人沒有忠義之心,三言兩語便“賣主求榮”。
若是陳友諒是被其他人圍困,他們幾個就算是拼了自己的老命,也得把陳友諒救出來。
而且沒有人能在這樣強大的龍旋之中活下來,陳友諒現在八成已經死了,他們救也是枉然。
最重要的是如今要殺陳友諒的人是明尊張無忌。
明尊是蝴蝶谷會盟之時,天下諸侯承認的天下共主。而且張無忌在汴京稱帝的時候,他們的前任主公徐壽輝便上表稱臣祝賀朝貢過。他們於情於理都是明尊的臣子。
而陳友諒擅自稱帝,這已經是破壞盟約的謀逆之舉了,當時會盟之時曾言“有違盟約者,天下共討之,天下共擊之。”
若是明尊真的已死的話,那麼陳友諒率領他們討伐朱元璋合情合理,因為天下的共主已經沒有了。但如今共主仍在,他們義軍就開始自己“內訌”了。這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大義的名分。
自古興兵討伐沒有一個正當名分的話,難以安天下人心。
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兩條。
最重要的是張無忌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他以實力證明了明尊仍然在世。陳友諒麾下眾軍士,大多都是衝著明尊的威望來的。縱使他們想去救,眾軍士怕也不敢,不願與明尊為敵。
軍心已喪,兵敗如山倒。再行也無用了。
而最後則是趙普勝自己的私心,他是與徐壽輝一同起兵的元老。而且還是徐壽輝的至交好友,徐壽輝之前死的不明不白。而陳友諒的上位也是不清不楚。
趙普勝一直懷疑是陳友諒暗害了徐壽輝。不然徐壽輝沒有那麼愚蠢,明目張膽的去稱帝。
趙普勝感覺這一切都是陳友諒想上位的陰謀。
但是他一直沒有證據。而且徐壽輝稱帝被殺,也是咎由自取。而陳友諒又待他不錯,因此這件事也被擱置了下來。
如今陳友諒看樣子是十死無生了,想救也救不了,趙普勝也犯不著為了他再去得罪明尊。所以就隨他去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