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元軍
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元軍,穿越倚天:明尊張無忌,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士誠聽到這話,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張士誠說道:“王爺,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了。明軍的水軍是承自陳友諒的荊州兵,而且由水軍大都督趙普勝親自指揮,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況且又有張無忌這小兒的‘御駕親征’,想來敵軍計程車氣定然十分的高漲。我們以重兵而拒之尚沒有十足的把握。如今又分兵,他若攻來的話,那麼我們當如何應對?”
汝陽王看了張士誠一眼,隨後冷哼一聲。
他本來想說,若是敵軍攻來,那麼可以據城而守。高郵,蘇州等地皆是堅城。
若是兩軍合併全力防守的話,張無忌單憑水軍難以攻克。固守半年以上沒有什麼問題。
只要度過了眼前的困難期,未來的局勢一定會朝著對蒙元有利的方向發展。
至少元順帝接受了汝陽王的建議,給各地義軍和漢人地主們都封王封侯,而且無需他們稱臣納貢,允許他們各自為政,各自訂立年號,定製自己的貨幣。
汝陽王打算徹底將漢地,重新拆分成若干個小國家。讓漢人地主們自己去內訌,就跟千年前的春秋戰國一般。只要這些小版圖們,不會得到統一和凝聚,那麼他們永遠不是蒙元的對手。
只可惜,他沒有時間去實行這個計劃。若要實行的話至少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而過渡期間,必須抵禦住張無忌的北伐。
而現在蒙元最缺少的就是錢糧,兵馬。
汝陽王擺下“天門陣”拒敵,也只是無奈之舉罷了。畢竟張士誠雖然與他聯合,但是不允許元兵駐紮在他的城內。雙方雖然聯合,但卻是離心離德。
因此汝陽王心裡也是捏了把汗。
汝陽王此時問道:“那個朱元璋情況如何了?他若是肯反的話,那麼局勢會瞬間逆轉。到時候張無忌的船隊,就會成為甕中之鱉。”
張士誠搖搖頭說道:“朱元璋,暫時不要指望他了。他與其他人一樣,都是各懷鬼胎之人。他也在坐待時機罷了。”
汝陽王望著江面上連綿不絕的戰船,嘆了口氣說道:“唉!希望我兒那邊可以幫我們減輕一些壓力。”
眼下雖然劍拔弩張,但是誰也沒有搶先動手。都在等候對方的動作。
江淮戰場看似劍拔弩張,但是幕後的棋手們都知道,真正的決戰已經開始了。是在中原,在西北。
西北方向,李思齊與張良弼這對“老冤家”再度交鋒。雖然在李思齊的強攻之下,長安城和潼關已經落入明軍的手中,東出的障礙已經掃清。
但周圍仍有張良弼的殘兵尚未清繳完畢。藍田大營仍在張良弼手中,為了拿下這長安和潼關這對堅城要塞,李思齊指揮的西路軍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眼下全軍尚在修整當中,兩軍又形成了對峙。
只不過眼下的態勢對張無忌一方比較有利罷了。
而中路軍,劉福通率領的北伐大軍在南陽,信陽等地的進攻雖然沒有遇險料想的那般順利,但依舊是勢如破竹。
不過這完全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這個時代最強的“軍師”劉伯溫。
劉福通征戰沙場多年,元軍大部主力都是他擊潰的,加上劉伯溫的洞察入微。雙劉的組合堪稱完美。
王保保雖然是沙場宿將,但所帶領的不過是些士氣低落的殘兵敗將罷了。跟士氣正盛的北伐軍完全沒有可比性。
本來他依靠伏擊戰小挫劉福通的前鋒軍,但後面有個劉伯溫在背後給劉福通出謀劃策,王保保那點小把戲,在他們兩個眼中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玩鬧罷了。
況且中路軍才是明軍真正的步戰主力。不但戰鬥力強悍,甚至還配備了雲梯,衝車,拋石機,回回炮,火炮這種攻城重武器。
在劉福通的指揮下,王保保的南陽防線頃刻間便被攻破了。如今中路軍的北伐已經佔據南陽,直逼洛陽,汴京腹地。
而劉福通的前鋒營,便是之前他的舊部,眾人都想著一雪丟失中原的恥辱,因此打起仗來更是不要命的很。每個人都可以一當二。
沒有幾天,王保保的大軍便被殺潰不成軍。退回洛水而堅守。
而中路軍勝利的訊息,也透過飛鴿傳書,傳到了張無忌這裡。
張無忌這天正在與蘇夢清下棋,趙敏高興的跑進來說道:“大喜事!大喜事!劉福通的戰報傳回來了。南陽已經被我們攻陷,如今北伐軍的兵鋒直指洛陽,汴梁。而且我倒黴的王兄如今龜縮在洛陽城中不敢出來了。”
趙敏說著便將戰報遞給了張無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