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為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您管得了我,還管得了人民群眾給誰打電話嗎?,周翊錢文傑,以墨為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克儉被這一句反問給問住了。
是啊,不然呢?
如果不是人民群眾的熱心舉報,又會是什麼原因呢?
總不可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吧?
梁克儉盯了周翊幾秒鐘,腦中迅速組織起反擊的言語,以平緩且有力的聲音繼續說道。
“第一,我不認為,會有那麼多熱心的‘人民群眾’!”
“第二,我也不認為,你口中的‘人民群眾’會那麼清楚地知道賬冊藏匿的地點!”
“第三,如果真有這樣的人民群眾存在,為什麼只有你接到了舉報電話?”
不愧是擅長開會做報告的領導,張口必然一二三,還能熟練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增加自己的言語氣勢,帶給對方以強烈的壓迫感。
而作為會議的組織者和掌控者,省委書記侯向陽此刻依然沒有說話。
他不說話,其餘常委也不合適說話。
畢竟現在梁克儉只是疑似違法違紀,在沒經過組織調查下結論之前,梁克儉的身份仍然是排名第三的省委常委專職副書記。
其對周翊的詢問,可以說是上級領導與下屬之間極為正常的互動行為。
周翊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斟酌,幾乎在梁克儉的問話結束之際,他就果斷地開口給予了回答。
“第一,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您,隨著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也隨著人民群眾對公平和正義的越加渴望,這樣敢於揭發和檢舉犯罪行為的人民群眾只會越來越多!”
“第二,有句俗話,叫做‘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還有一句話叫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秘密,就算這兩本賬冊埋藏的再深再隱蔽,也終究會有被發現的一天,唯一的區別只在於這一天的到來或早或晚罷了!”
這完完全全極具針對性的‘第一’和‘第二’,不但懟得梁克儉胸口發悶心跳加速,更讓會議室裡的所有人意識到,這位年紀輕輕的副廳長除了擁有無與倫比的辦案能力之外,口才方面也是相當的卓越不凡!
“第三,至於為什麼只有我接到了舉報電話……”
周翊說到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以自我調侃的口吻解釋道:“這其中的可能性就多了。可能那位‘人民群眾’只認得我,也可能是他湊巧只找到了我的聯絡方式,還有可能,他給很多人都打過電話,最後就只有我的電話打通了!”
梁克儉聞言不禁面露嘲諷之色,冷笑問道:“你該不會以為你說的這些可能,真的可能發生吧?”
周翊微微一笑,又一次反問道:“不然呢?”
又是一個‘不然呢’,讓梁克儉本就發悶的胸口,變得更加的沉重窒息。
“你以為用這種不著邊際的藉口,就能萌混過關嗎?我也明白的告訴你,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巧合,過多的巧合背後,大多隱藏著見不得光的陰謀。”
“你心裡比誰都清楚,你到底接沒接到過‘人民群眾’的電話?所謂的‘人民群眾’到底存不存在?這兩本賬冊到底是怎麼出現的,裡面的東西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梁克儉有些憤怒地拍著桌子,一連好幾問,而且字裡行間,已經給周翊扣上了偽裝證據栽贓陷害的大帽子。
此刻雖然面臨絕境,但不奮力掙扎一下終究是不甘心的。梁克儉死死咬住周翊不放,就是試圖透過周翊獲取證據途徑的可疑之處,進而置疑證據的真實性,從而力圖證明這是一場栽贓陷害剷除異己的驚天大陰謀。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是信了!
省長藍焜看著明顯有些失態的梁副書記,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憐憫。
他可以理解對方那種‘我覺得我還能搶救一下’的心理,但是,這種掙扎註定是無用的!
他又將目光轉向年輕的周副廳長,心想等這輪問答結束,如果侯向陽還不說話,他也要適時切入和干涉,不能讓梁克儉這樣無休止地拉扯下去。
“賬冊上的字跡,早已經過刑偵部門的鑑定,確定為易迎香親筆書寫。下一步,這兩本賬冊還會移交給檢察機關進行核實。在這裡,我向您和在座的各位領導申明,如果證據有問題,我願意負一切法律責任。就算您不相信我,難道還不相信最高檢和中紀委嗎?”
面對梁克儉的質疑,周副廳長言語鏗鏘地回答道。
問題的最關鍵之處,還是在於賬冊的真偽。只要賬冊確定是真的,發現的過程重要嗎?
一句‘人民群眾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