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六四章 抓了一隻小鳥,宗師巨星,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攻高出球道的“炮臺型”果嶺,必須要打高拋球,尤其是在這個果嶺的周圍幾乎全都被沙坑圍住的情況下,弧度越大的高拋球,攻上果嶺的機率就越大。
皇家別院高球場的這個一號洞,按照正常的設計師三杆上果嶺,在果嶺上調整一杆之後然後再一杆將球打進球洞。
這麼長的球道,再加上一個高出球道不少的炮臺型果嶺,三杆上果嶺是最安全也是最合理的。按照正常的打法,第二杆將球打入距離果嶺七十米之內的範圍,然後用劈起杆進行第三杆的擊球,順利的把球攻上果嶺。
而宗師卻是在第二杆就開始進攻果嶺,這在這個球洞真的是很少見,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的。尤其是用五號鐵在這種距離250碼的位置直接起球,要想直接攻上果嶺真的是很難。
其實如果宗師想的話,那麼第二桿直接攻上果嶺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宗師級的高爾夫球技能外加他那一身堪稱變.態的身體素質,宗師有十足的把握在這一杆攻上果嶺。
只是宗師並不想表現的如此驚世駭俗,於是在打這一球的時候,他用的力量稍微大了一點,再加上本身用鐵桿打球,球的落點就不是那麼穩定,因此這杆球雖然攻上了果嶺,可球卻是在落地之後繼續向前滾動,然後慢慢悠悠的最終一頭扎進了果嶺另一側的沙坑之內。
“唉!可惜了,你的力量稍微大了一點。不過也蠻不錯了。”文王臉上帶著一絲惋惜說道。
宗師也是裝作遺憾的搖了搖頭,轉身向停在球車道上的球車走去。
不一會的功夫,球車就拉著三個人來到了果嶺附近。而這個時候,提前到達的尋球球童已經找到了宗師那顆掉落在沙坑內的高爾夫球。
球就摞在沙坑和果嶺交界的邊緣,但依然是屬於沙坑。
宗師看著那顆球笑呵呵的說道:“三叔,這裡我是不是就應該用沙坑桿了?”
文王點了點頭,然後下了沙坑,蹲在沙坑裡對著球洞的方向瞄了瞄,又走了上來,蹲下來看著果嶺的坡度和走向。
看到文王這麼做,宗師也意識到自己似乎遺漏了某個非常重要的觀察專案。
果嶺的情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球洞的果嶺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坡度的大小,坡度的走向,草皮的細膩程度,這些情況都決定著你的球是否能夠在規定的杆數之內落入球洞。
打高爾夫球,攻上果嶺只是代表著你擁有了近距離進攻球洞的機會,但這並不代表著你就能把球最終打入球洞。
每個果嶺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當你站上果嶺之後,根據你的球所處的位置,你需要儘可能的將這個果嶺的情況全部搞清楚,然後根據果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你下一杆怎麼打。
比如說,你的球雖然攻上了果嶺,你的球和球洞之間距離差不多有十七碼的距離,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用推杆來解決這個球。
可現在你的球和球洞分處在正東正西,而果嶺的坡度則是南高北低,而且坡度還比較大,這個時候你用推杆的時候,就絕對不能瞄準球洞進行推杆。因為你瞄準球洞推杆的時候,因為果嶺坡度的緣故,你的球在滾動時,就會逐漸偏離球洞,最終於球洞擦肩而過,浪費你一杆。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做的是計算好坡度和球的速度、力度之間的關係,然後將你瞄準的方向略微偏向於球洞南邊,也就是衝著球洞南邊的方向來推這一杆。
這樣,球在出去之後,就會因為坡度的原因,在草坪上畫過一道弧線,而弧線的終點正好是球洞。
那麼恭喜你,你的這一杆推杆做的非常漂亮。
這就是研究透徹果嶺的必要之處。
像這個果嶺,除了高度稍微高點之外,其他的都比較正常,整個果嶺的坡度變化很小,但就在球洞附近,還是多少能夠看出一些南高北低來。
也就是說,如果宗師要用沙坑桿挖起這杆球的話,他需要用的力度要稍微大點。畢竟現在他的球是處在果嶺北面的沙坑之內,而果嶺整體有有點南高北低,在球洞附近的地形更是如此,所以這次擊球的力度就需要稍微大點。
宗師從球童那裡取得了一支沙坑桿下了沙坑,站在球旁邊,不斷地調整著身體的方向,最終站定之後,雙手舉起了沙坑桿,輕輕的揮動,在將球高高打起的同時,還帶起了一大片沙子。
文王、小正太以及宗師都緊盯著那個白色的小球,只見那個球在騰空而起之後,在半空中劃過了一道拋物線,最終落在了距離球洞不遠的位置,然後繼續向前滾動了一段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