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4章 沒那麼簡單,都督請留步,攜劍遠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如此鄭重,一時間蕭歡亦是有些不知所措。蔡氏在他耳邊嘀嘀咕咕半天,蕭歡這次回禮說道:“朕現在封都督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軍,負責統帥所有勤王的隊伍。”
這話跟之前蕭詧說的別無二致。
“還有一事,蕭繹亦是要進軍建康,在下建議我們示弱,把江陵城讓給對方,這樣蕭繹說不定會先行一步去攻打建康,我們可以在壽陽先坐山觀虎鬥。等他們打得精疲力盡了以後,再發檄文,將遺詔拓印下來散發到各州郡,號召州郡兵馬勤王。”
劉益守也把之前跟蕭詧說過的話又再次說了一遍。
蕭歡似乎有些緊張,強裝鎮定道:“一切大司馬可以自行處斷即可,朕……無有不允。”
“還請陛下手書一封,派人送去巴陵郡。”劉益守提醒道。這個蕭歡,似乎不如蕭詧靈光。
“好的好的,朕這就寫,這就寫。”
蕭歡在蔡氏的無聲嘆息中,寫下了給蕭繹的信。在信中,蕭歡同意讓蕭繹接管江陵,作為支援對方發兵建康的“誠意”。但是其他的,那就不能再多了。
信寫完,劉益守看了看,頗有文采。似乎這位蕭歡跟他父親蕭統一樣,技能點也都是點在了奇怪的地方。作為皇帝該有的技能,倒是一樣也沒有開發出來。
“太后,如今大局已定,微臣這便護送陛下前往壽陽,在壽陽起兵勤王,去建康登基稱帝。還請太后也一路隨微臣移駕壽陽。”
“哀家照辦便是,一切拜託大司馬了。”
蔡氏心中隱約有些不安,卻又沒法再說出來。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
正當劉益守悄咪咪的去荊襄接蕭統一脈的後人來壽陽,醞釀起兵的時候,梁國的動盪終於拉開序幕。
蕭範在歷陽的檄文,得到很多地方實力派的響應。坐鎮句容的南徐州刺史蕭淵藻,海陵郡郡守蕭淵明,還有許多地方的刺史郡守,都拒絕承認蕭綱繼承皇位的正當性,並提出要仔細調查先帝死因,並將朝廷的官員驅趕出當地,意圖不明。
而三吳地區,響應蕭綱的人雖然多,但更多的人,則是預設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拒絕派遣部曲去建康周邊平叛。
與此同時,蕭續的兵馬從江州(九江)出發,一路沿著長江向東高歌猛進,沿途城池皆不戰而降,大軍進逼石城(安慶)。
支援蕭綱的韋氏,兵馬主要屯紮在重鎮合肥,一方面要監視劉益守大軍的動向,另一方面南邊的蕭範、裴之高等人還在負隅頑抗,不肯就範。
權衡再三,韋氏決定暫時不出兵歷陽,以免被劉益守偷襲。而替蕭綸負責堅守廣陵(揚州)的韋載,奇蹟一般的擊敗帶兵從京口渡江的韋粲,在同室操戈中取得了勝利。
眼見各地戰局不順,蕭綱想起來遠在閩浙剿滅叛亂的夏侯夔、蕭映等人。於是一紙令下,命夏侯夔和蕭映等人帶兵回建康勤王。另外大赦天下,廣封閩浙各地豪酋,並赦免他們叛亂的罪行。
……
這天朝廷的詔書送到了永嘉郡的永寧城(溫州市),一直在密切關注建康周邊戰局的蕭映,將陳霸先請到了書房,二人商議對策。
蕭映是蕭衍之弟蕭憺的嫡子,按道理說,皇位是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的。然而如今蕭衍遇刺身亡,各地烽煙四起。蕭映也動了小心思。
哪怕做不成皇帝,往前進個幾步,操作得好,應該沒問題的吧?當初蕭齊時,蕭衍亦是不屬於皇族一脈,依舊是同姓不同宗,那蕭衍是怎麼上位的呢?
蕭映將許多人寫來的書信還有建康的詔令都放到陳霸先面前詢問道:“興國(陳霸先表字),你以為如何?”
陳霸先不動聲色的一目十行將桌案上的信件看完,幽幽嘆息了一聲。
“主公,現在亂局才剛剛開始,後面還有得折騰,不如靜觀其變吧。”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