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喋血晉州(1),都督請留步,攜劍遠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榮若是來援,只怕又是一番苦戰。
“高王此番出征,乃是為了道義人心,出兵即為勝利,既然如此,又何來勝算一說?”
孫騰建言道,他明白,高歡喜歡動搖的老毛病又犯了。
“俗語有云:途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高王一心光復元氏江山,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順。不似那爾朱榮,徒有勇力而不知何用,假以時日,人心向背必見分曉。”
孫騰見高歡還有些猶豫,又加了一個砝碼。
“龍雀所言極是,本王只是……心有不甘。為元氏除殘去暴,時不我待啊。”
高歡感慨的嘆息道,二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樣,說著彼此間才能聽懂的話。
實際上他們與爾朱榮乃是一丘之貉,只不過手腕更靈活,說話更好聽,心思更細密。
二人一路帶隊行軍,一路聊著晉州的部署,很快,一人一馬飛奔而來,看到高歡後,連忙翻身下馬,拱手行禮道:“高王,竇都督已經攻下長子城,大軍前出壺關試探虛實。
只是元天穆似乎有所準備,緊閉城門避不出戰。壺關天險,急攻無用,故竇都督派屬下前來詢問大軍應該如何行動。”
聽到這話,高歡和孫騰二人對視一眼,此戰結果在意料之中,長子城位於壺關以南,並無天險可守,可以算是孤軍。竇泰麾下精兵攻克長子城,一點都不稀奇。
此戰關鍵,只在壺關而已。攻克壺關,前方就是一片坦途,到時候就可以談談晉陽的事情了。如果無法攻克壺關,那麼說什麼都是白給一點意思也沒有。
“傳令下去,前方已無險阻,加快行軍。”
高歡對傳令兵說道。
他和孫騰要快點趕到長子城,與眾將商議對策,此戰已經到了關鍵節點,成與不成,就在壺關的爭奪上了。
幾天之後,高歡帶著精騎一千抵達長子城,看到竇泰等人厲兵秣馬卻並未盲目攻城,他這才放下心來。
長子城的縣衙大堂內,高歡環顧麾下眾將,竇泰等人就不提了,此番段榮父子也跟著一同前來了,段韶正是這一千精騎的領兵都督。
“諸位,壺關城要怎麼奪取呢?”高歡向眾人詢問道。
竇泰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如果可以進軍,他們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呢?
只有段榮之子段韶躍躍欲試,又被其父段榮拉住。
不過這回高歡可是注意到了,他笑著對段韶說道:“我與你父乃連襟,一直視你為子侄,有話但講無妨。”
前面幾次戰爭,段韶都有突出表現,早就引起高歡的注意了。
“回高王,我們來的時候,是走的滏水陘,這條路雖然相對好走,而且近,卻有天險阻斷,壺關城一卡,前後動彈不得。
為今之計,可命一將帶偏師從河北井陘入太行,此路繞遠,卻能出現在晉陽後背。我們前後夾擊,爾朱榮必然分兵,無論哪一路得手,幷州都會門戶大開。”
妙啊!
高歡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則是異常欣喜。
其實段韶這一路都在不聲不響的思考軍略,如今想到了辦法,自然求表現一番。有才能的人,就像是錐立囊中,很快就會顯得突出醒目。
“你還有什麼想法麼?”高歡溫言問道。
“回高王,自然是有的。
我們可以在長子城外多佈置大營,多扎帳篷,以為疑兵。大軍主力,則可以繞過壺關城,攻打北面的襄垣等地,擺出一副不怕元天穆截斷後路的架勢,將壺關城周邊的城池全部攻克。
如今元天穆驚弓之鳥,在援兵尚未到達之前,絕不敢出關攻打長子城。之前我們經過的關隘峽谷,實際上就是當年曹操所過之壺關口,此處有城池遺蹟。若是元天穆紮營壺關口,只怕此戰真要血戰到底。
元天穆不在壺關口紮營,足以見得此人必為庸才,不足慮也。”
段韶自信的說道。
假如在壺關口紮營堵住口子,那高歡他們就真要在山裡吃土了。出了壺關口,雖然有壺關城擋住了去路,卻又不止一條小路可以北上。
只不過是因為有壺關在這裡擺著,沒有哪個將領敢於分兵繞路罷了。糧道被斷,那不是說著好玩的。
段韶所提之設想,異常大膽,但仔細想想,卻又不無道理。打仗不就是兵不厭詐、分進合擊麼,哪裡有什麼十全十美的策略呢?
段榮見眾將都是一臉思索的模樣,心中稍稍鬆了口氣。段韶鋒芒畢露並非好事,然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