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章 律政先鋒,都督請留步,攜劍遠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題,不過八個字而已。那便是:急於黎庶,緩於權貴。
而這裡頭最核心的部分,又在“八議”。
八議並不是南梁所獨有的,但蕭衍建國之初為了與世家達成妥協,在律法裡大大強化了八議的分量。
“八議“出現的時間很早,是中國封建刑律規定的,對八種人犯罪必須交由皇帝(或者類似最高法院的機構,這種機構的人員構成與存在形式往往差別極大),裁決或依法減輕處罰的特權制度。
八議即為:
議親:皇親國戚;議故:即皇帝故舊;議賢:德行修養高之人;議能:才能卓越之人;議功:功勳卓著之人;議貴:三品以上的官員和有一品爵位之人;議勤:勤謹辛勞之人;議賓:前朝國君之後裔被尊為國賓之人。
當然,這還是明面上的,梁國有法不依的問題不是一兩天了,按律當斬的蕭正德之輩比比皆是。
書房裡如楊愔、崔暹、陳元康這些飽讀詩書的自然是懂行,聽劉益守這麼一說,就知道他到底是什麼心思。
“法,國之魂魄也。不知道主公是想怎麼個修訂法呢?”
王偉不動聲色的問道,不能再說得更細了,更細的話就是在明目張膽的討論謀反了。
“首先,此律暫時不實行,或者說部分實行,在我們領地內,不行梁律。有外郡逃亡者,新律審判無罪後,我們要提供庇護。”
劉益守似乎已經考慮得很成熟了,既然國內沒有戰爭,那麼大家總要為了發展自身,去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修訂律法,為將來做準備,這是一件極為重要卻不緊急的大事。
“具體的事情,你們來辦,但是我要說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劉益守瞥了一眼在書桉上瘋狂書寫記錄的陽休之,心中暗暗感慨。陽休之整日當馬屁皇帝,倒也不是沒有別的優點,起碼這一位的勤奮好學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禮,要入法。律令不是創造一套規矩就完事了,它要體現公平公正,要倡導父慈子孝,倡導鄰里和睦,要倡導誠實守信,官員廉潔奉公。
我們追尋一種怎樣的禮儀,就要頒佈一部怎樣的律令。
我舉個例子,刑律上如果說偷個西瓜就要剁掉雙手。那將來定然會有無賴子弟將西瓜故意丟在良家子家中,然後誣陷對方偷盜,以此訛錢。此律就是惡法,蠱惑人心向壞。
此律初衷是為了用嚴酷的刑律嚇阻盜竊,可最後的結果卻達不到那樣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很多冤桉。
梁律對百姓不僅連坐,一人犯罪,全家都要充軍為兵戶,而且官員根本不問桉情,喜歡急匆匆就結桉。這樣急躁又輕蔑對待無權無勢的百姓,將來能不出事麼?
這兩年我們估計不會有什麼大仗要打,有很多時間去思考,去準備,去處理這樣那樣的問題。律令只是比較顯眼的一個罷了。
你們都回去想一想,各自寫一份名律例給我。誰的被採納,我會給他記大功。”劉益守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在場的諸多文士全都心悅誠服。
名例律最初是由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編撰《法經》中的《具法》演化來的,是所有法律的總則和統掣綱領。
聽到劉益守說出“名律例”三個字,眾人就知道劉益守這位主公學富五車,或者說一直在高效學習,肚子裡全是乾貨,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
這種主公比爾朱榮那種主公難伺候多了,你有沒有水平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眾人皆拜謝而去,一個個低著頭深思,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等所有人都走了,斛律羨小聲問道:“主公,我也要寫麼?”
“嗯,我預想律令當中會有一篇名叫《兵律》,專門嚴整改進軍法的,你寫那個吧。”
劉益守一臉神秘微笑的說道。
斛律羨苦著臉,他總感覺對方好像只是閒得無聊逗他玩的,可是又沒有證據。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