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章 弱小可憐無助,但是……,都督請留步,攜劍遠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加刑的話,就類似於後世最高法院的最終裁決,同時具有了複核案件的權力與程式,可以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

那麼這個工具,其實是可以保留的,雖然它同時也會帶著氣氛濃厚的權術鬥爭味道。

劉益守看了有些期盼的崔暹一眼,心中暗暗嘀咕:這個小機靈鬼,果然老實人認真起來就會更可怕麼。

“嗯,你言之有理。不過八議啊,缺乏一個主人,是誰來議呢?我覺得吧,不如在我治下,專門成立一個衙門,名叫大理寺,用來審查那些需要複核的案子。你,就來當那個大理寺卿吧,順便領頭編撰新法。”

“當真!”

崔暹激動的恨不得跳起來!劉益守果然是梟雄之姿,哪怕現在蝸居梁國,心裡想的都是天下,絕沒有苟且偷安的心思。

一個勢力要取代另外一個勢力,並且可以保持長期的優勢,最後改朝換代,那麼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更能打?更能發掘人才?更能安置百姓?這些都算,但是不能偏科,不能只專長於其中一項。

“我覺得吧,這部律法,要分為名例、軍法、戶婚、擅興、賊盜、鬥訟、詐偽、雜務、捕亡、斷獄等分科,其中軍法又分為職制、衛禁、廄庫三個分科目。沒有想到的,你們往裡面填充吧。

這部法編出來以後,先在壽陽地區實行,慢慢推廣到我們治下的區域。

至於原則嘛,條令與案例並重,處理案件要急,判決案件要緩。同時我們在壽陽開設學堂,專門培養處置案件的吏員。”

“主公,那些都需要錢……真的很必須麼?”

崔暹無奈苦笑道。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現在也並不是急於一時,先編撰新法典吧。”

劉益守嘆了口氣,萬事開頭難,一個勢力如果一開始就只把自己當做藩鎮,不去想著以後如何,那將來,也就只能是當藩鎮的料。

蕭衍當初能取代南齊,其實也是利用了南齊的“國家機器”,建康的那些官員,搖身一變,就從南齊的官變成了南梁的官。當然,這樣的壞處也很明顯,南齊的沉珂,被南梁繼承,一代代往下傳。

高歡可以在鄴城立足,也是因為河北世家,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人才!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在與爾朱榮的鬥爭的取得優勢的重要原因。

“我們雖然弱小、可憐、無助,但是……”

劉益守不知道要怎麼跟崔暹說,他只能用拳頭敲了敲桌案說道:“但是我們有遠大的理想。短暫的和平,不會持續很久的。梁國一步步在腐朽,等到達一個臨界點,狂風暴雨就會刮起來。到時候,蕭菩薩過江,可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尊泥菩薩了。”

很多話已經說得相當直白,崔暹慎重點點頭道:“主公之志,在下是知道的。撰寫新法之事,交給在下就好了。”

“不,讓陳元康、王偉、楊愔等人一起幫你,但你最後拍板整合成書稿。雖說此事並非趕急,但還是越快越好。”

立法乃國之大事,封建時代改朝換代,莫不以廢除前朝之法為最緊要之事。劉益守的擔憂也是人之常情。

崔暹雙手攏袖,對著劉益守深深一拜。

“對了,在治下所有城池,集鎮乃至村落髮布通緝令,通緝元修。”

劉益守說出來一句讓崔暹震驚的話。

“主公,您不是讓戴子高送元修去鄴城麼?”

崔暹疑惑問道。

“他去鄴城是他的事,我通緝他,是因為他犯了罪,這是我作為大都督應該做的事情。

這二者有什麼衝突麼?

明正法典,有罪必究,此乃為政者最起碼的公義所在。不通緝他,就是我的過錯了。”

劉益守言之鑿鑿的說道。

崔暹無言以對,只能拱手行禮告辭。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