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部分,青城道長,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似乎還有幾分支援?
“哀家的昏君兒子現在已迷怔了,半點沒想過,要不是沒有玄空相助,他怎麼可能登基成帝,如今倒好,心性居然如此涼薄,除了官面話,居然半點不思為長輩報仇,他卻也不想想,天下哪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李道士第一次知道,原來捕侯的名字叫做玄空,而且在對方的話語中,這位皇太后與捕侯的關係似乎極好。
“太后娘娘,您與那墨家矩子”
“莫要再試探了,你的事,都是他告訴我的,若是沒有先帝,估計哀家就不是太后娘娘,而是侯爺夫人了。”
“……”
道士沒想到,先帝、太后、捕侯居然還有三角戀的關係,捕侯你老人家的人生還真是挺彪悍的啊!
“這些天來,你深居簡出,到底調查出了什麼?”太后目光灼灼的問。
李道士猶豫了下,還是把大部分的情報說出,只有從胡太師書閣中得到的名單,並沒有告訴對方,他還沒有完全信任這太后,哪怕對方說的全是真話。
“捕侯身具數家之長,雖無法長生,但道行其實並不遜色於人間頂級的修士,玄都司那裡,我已經摸出了頭緒,只是貧道懷疑,此事不大像是一人所為,背後必然另有勢力,所以,太后娘娘能否告訴我,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太后目光微垂,陷入了回憶之中,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道出了她所知的過去
當年先帝剛剛繼位,朝堂內外其實已混亂到了極點,邊境上,胡人餘孽糾集兵馬,欲再殺入中土,民間,燕王殘黨到處勾結,想要顛覆朝堂。
除此之外,賦稅臃腫、貪腐之風在朝中蔓延,各派大臣勾連合縱,黨爭不絕,無半點治國之心。
就是在那個情況下,先帝施展鐵腕手段,一邊扶持軍中親信,清理叛賊,一邊連誅帶作,將黨爭之輩通通剔除。
而在同一時間,像是胡、王等一系年輕有為之官員迅速上位,改革稅、賦、兵制、遣派等一系列國策。
而先帝少年的好友,捕侯當年也從山中學藝歸來,並奉命建立六扇門,打的旗號是一統江湖,實際上是為了清理在民間的燕王殘黨。
本朝初年,燕王勢大之際,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修道之輩追隨,其勢一時無兩。
而等他兵敗被殺之後,那些修士受業力侵擾,化作死庭鬼神,顯諸嗔怒,欲汙濁龍脈,破壞朝廷大業。
所以捕侯當年所做之事,雖然表面目標是江湖勢力,但是真正要對付的,是隱藏在江湖的死庭鬼神!
“居然是這般”李道士自言自語。
如果說這就是當年的真相,那麼有些東西就好解釋了,以捕侯之能,怎麼會耗費數十年的功夫,還對付不了那群泥腿子。
只是,道士下意識的看了這皇太后一眼,天眼隱開,發現對方的念頭如白霧雪煙,筆直如柱,應無半點作假。
但是那張紙條又該如何解釋?
或許有另一種可能,對方所知道的,並不是全部的事實。
李道士心思電轉,表面上卻是做出一副敬佩的表情:“沒想先帝如此英武,聽說當年逝時,還不滿四十吧,那做出這等大事,豈不是更是不足雙十,真乃天降英才,匡扶社稷!”
“那是自然,我夫君是天下最一等一的人物,不足雙十,就能與那些個朝堂上的老狐狸明爭暗鬥,無論什麼樣的陰謀詭計,都傷不了他,”說到這裡,皇太后的目光都在發亮,似乎對先帝推崇至極。
“要不然,那些個青年才俊,也不會一一聚於他的帳下,效忠死力。”
‘這麼英明神武的皇帝,怎麼民間流傳的事蹟這麼少,不來個十下江南、微服私訪之類的,好似都說不過去啊。’
‘難道是,有人是在暗中隱瞞?’
“可惜啊,他就是太要強,也太苦了,太多太多的事,耗盡了他最後的心血,英年早逝……”說到最後,皇太后滿臉哀傷,似是陷入了當年的回憶中。
“太后節哀,”李道士躬身道,心底裡卻突然冒出一個疑惑,先帝真的是自然死亡的嗎?
“都成哀家了,哪裡還有什麼節哀,此次跟道長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跟道長表明一件事,無論你想要做什麼,宮中自會有人照應……”
看著不遠處,不知在說些什麼的二人,餘振微微皺眉,雖然道士的秉性他清楚,但是內外相連,總歸有些顧忌。
如今長安城風起雲湧,加上行事向來無所忌憚的道士,誰也不知會惹出什麼風波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