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學催眠:每天用一點神奇催眠術,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掌握中。但她也很害怕,萬一有一天失手被抓,她就完蛋了。
我們會談了幾次後,我決定使用催眠術,等她進入中度催眠狀態後,我給她下了上述的指令,她立刻回到一個遺忘多年的小時候的情境,那是一次不堪的被性騷擾的經驗。我讓她重新經歷這個經驗,而且,把她當時不敢說出來的感覺完完全全地抒發出來。同時,也讓她設身處地去了解,那個時候,她只是一個很小的孩子,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懂得怎麼處理,當時她甚至以為是自己不乖才會遇到這種事,對於被性騷擾時竟有舒服的感覺而深感愧疚……
過了一段時間,A小姐打電話告訴我,她再也沒有偷過東西了,儘管,偶爾的,偷東西的念頭會跑出來,但那只是個小小的念頭,她可以輕鬆地一笑置之。
從被性騷擾演變成偷竊行為,這個迂迴的過程是怎麼發生的,我不打算在此分析,這正是潛意識迷人的地方,就像繁複華麗的萬花筒,你稍微轉動小小的角度,又看見迥然不同的新天地。
潛意識的能量有多大,催眠就有多神奇(3)
我常告訴個案,只要潛意識有辦法創造一個困境,那也一定有辦法創造一個解決方案。
當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溝通不良時,潛意識是麻煩製造專家,一旦兩者管道暢通,潛意識就是你的魔法師,以神奇的力量為你處理各種難題。
讓我再舉一個例子。
19世紀中葉,維也納的醫生約瑟夫·布魯爾(Josef?Breuer)治療過一個罹患恐水症的女病人,她的症狀是無法喝水,雖然她可以把杯子端到嘴巴旁邊,卻怎麼樣也無法把杯子裡的水喝進口中,那真是一幅非常詭異的畫面。結果,連續六個星期,她沒有喝到一滴水,唯有依賴吃水果來補充水分。
布魯爾成功地誘導她進入催眠狀態,於是,她回憶起了病症的根源。
原來她曾經到一位英國女人的家裡拜訪,見到一隻狗正在喝玻璃杯裡的水。她覺得非常噁心,但為了保持禮貌,她什麼也沒說。
回家之後,她就開始無法喝水,也忘記了這件事情。
等她說出這段遺忘的記憶,從催眠中回到平常的意識狀態之後,無法喝水的症狀就消除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讓我們知道:一、追溯到事情發生的源頭,症狀就會消失。二、藉由喚起已經被遺忘的不愉快事件,可以消除症狀。
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問題的根源,卻深深陷溺在症狀的旋渦中,這時候,只要能以催眠讓遺忘的記憶重見天日,問題就會開始好轉。
近年來,臺灣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家族治療,這個學派十分強調治療“內在小孩”。童年的痛苦如果沒有解決,日後會引發很多症狀,包括缺乏信心、罪惡感、自貶、自我傷害、憂鬱等。在行為上,不是再度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催眠是非常好的通往內在小孩的管道。讓個案在催眠狀態下回到童年,重新體驗痛苦的記憶,將不愉快的情緒釋放掉,然後以超越的觀點、成長的觀點來看待這些經驗,個案就可以改寫人生劇本,成為一個更為成熟、健康的人。
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不可能改變了,但是如何看待過去是可以改變的。一旦改變了看事情的觀點,整個人就跟著改變了。
有時候,我會讓個案在催眠中來到他心目中最美麗的樂園或仙境,讓長大的他與內在小孩一起攜手漫步,一邊交談,一邊分享成長的心情,讓內在小孩感受到有人關心他、愛他。
這樣的治療方式,常常可以締造神奇的效果。
事實上,催眠治療有個先天的好處是,在催眠治療過程中,當事人始終處於一種放鬆、舒適的狀態下,他的心理防衛會自然降低,平常有所顧忌的話會容易說出來,平常封鎖森嚴的情緒會容易釋放出來,他會更容易聆聽內在的聲音,更容易與自己對話。
平常的時候,人們被外在五光十色的境界所吸引,很少能夠反觀內心,向內尋找問題的根源。催眠的時候,眼睛閉上,與外境隔絕,他就能與內在連上線,在催眠師的引導下,像在外流浪的旅人回到心靈故鄉,重新探訪自己。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催眠中的超意識現象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良心”,知道善惡的分際。但是在後天汙染下,這顆良心往往或多或少被慾望、野心、習氣、負面情緒遮掩。
經常的,在我臨床催眠時,個案進入“良心顯現”的狀態,得以對自己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