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hater 234,午夜布拉格,琅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問是《施普雷河日報》的雪涅·林小姐嗎?”
那是在維也納的中央火車站。剛剛坐火車從首都柏林來到這個大型中轉站的林雪涅在下車的人群漸漸散去後流『露』出『迷』茫的神情, 可是很快她就被一名提前等在了這裡的上士叫住了。
林雪涅:“對, 是我。”
上士:“您接下去要坐的那班火車得穿過匈牙利去到羅馬尼亞。去泰梅什堡的火車得到下午六點才發車,等到了那裡, 您就得自己想辦法搭車去到塞爾維亞邊境處的前沿陣地了。”
林雪涅:“好的,謝謝。”
上士:“這是您的車票,還有六個小時, 您可以先去到附近的驛站吃一頓午餐。請跟我來, 我送您過去。”
在1938年的3月, 奧地利的人民選擇了納粹黨, 也選擇了阿道夫·希特勒。自此之後,這個也說德語的國家就併入了德意志, 併成為了第三帝國的東方省。
由於這兩個地方在一百多年前還曾是一個國家,對於藝術有著相近的品味, 又都說德語, 因此來到維也納並沒有讓林雪涅感受到她現在其實已經來到了另外一個國家。
而在這裡等待著她的接引人則更沒有讓她有那樣的感覺。才只是兩年多而已,這些奧地利計程車兵們似乎已經很好地融入進了德意志帝國,也以自己從一名奧地利軍人變成了一名第三帝國的軍人而感到自豪。
“我們家有三個男孩,我排行老二,我的弟弟還只有十六歲,但他在希特勒青年團裡表現得很不錯。”
在開車帶林雪涅去到市區裡的那家驛站的路上,這名上士和林雪涅說起了他的故事。
“那你呢?你今年幾歲, 上士?”
“二十歲。”這位年輕的聯絡員在說出了自己的年齡後咳嗽了一聲,似乎是為了掩蓋自己也還只有這麼年輕的尷尬感。
隨後他又接著說道:“我的兄長在裝甲師服役。上個月他剛剛升到少尉,這可真是不錯, 媽媽高興壞了。如果我們沒有和第三帝國合併,我哥哥可能連進到裝甲師的機會都不會。他大概會在步兵師待到退役都『摸』不到一輛軍用摩托。您是從柏林來的吧?能和我說說柏林是什麼樣的嗎?我還沒去過柏林呢!”
那位負責接引林雪涅的上士帶林雪涅去到的驛站原本就離火車站並不遠。因而,在兩人才要聊起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到了地方。而後上士向林雪涅敬了個禮就笑著回到了他的車上。
站在驛站門外的林雪涅向著大街上望去。這座距離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都如此之近的歐洲璀璨之城裡滿是安詳的氣氛,這裡看起來和平極了,並且街上的人也沒有任何有關戰爭可能就要到來的緊張感。
那讓林雪涅感到十分感慨,但很快,她就在整了整身上這套制服的衣領後走進驛站。
說這是一間軍用驛站,可實際房子的內部裝飾十分漂亮,走進這裡就好像走進了一間酒店一樣,只是這裡的佈局會更為緊湊一些,也不那麼過分強調桌子與桌子之間的距離,反倒讓進到這裡的軍士們感覺彼此間的距離都被拉近了不少。
在穿上這套軍部下發給戰地記者的制服時,林雪涅感到怪異極了。但現在,她反而要慶幸自己穿著這樣的一套制服。如果不是這樣,那才會讓她在進入到這裡的時候感到更加的怪異。
驛站的管理員熱情地迎上來,問林雪涅想要些什麼,林雪涅只告訴他自己想要些吃的,分量別太大,如果能在給她一杯茶的同時再給她一壺熱水就再好不過了。
這些在驛站裡都是很容易滿足的要求,管理員在記下了要求後很快就去為林雪涅準備她想要的東西了。而此時,另外一桌有著六個軍官的一行人也已經注意到了林雪涅。
軍官驛站里居然來了一個女人,並且那還是個穿著軍裝制服的女人,這在英國就已經夠不常見了,而在德國……這種情況甚至可以用罕見來形容。就好像這六個人,這還是他們頭一回遇到這樣的情形,因而他們很快就在彼此間的幾個簡單的手勢和眼神交流後一起起身,向林雪涅走去。
“咳咳,這位……”
這六個人很快推出了他們之中最善言辭的一個,可是這人顯然才要開口就發現自己失策了!
因為他原本想要用林雪涅的軍銜來稱呼她的,卻是人已經走到對方面前了,才發現自己根本就不認識對方的肩章!
“如果你是在看我的肩章,這是戰地記者的肩章。”
“您是一位……戰地記者?”
林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