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鄴國創造
桑家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鄴國創造,夫人救命,將軍又有麻煩了,桑家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曲尺猜測,他應該是打算做一件觀賞性的擺件。
至於具體是何物,還得再看看其它部件的組合,才能下定論。
但有句話叫什麼,透過本質看設計,透過外在裝備辨別裝備效能。
但凡利用建築結構搭建的東西都有規律可言,像他這種大型擺件,若想在設計原素跟視覺方面造成衝擊,那必然是得創新加精而細的構件。
別的不說,這必然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跟精力,光憑他一人,貪心不足蛇吞象,哪怕再加上幾個人,短短八九日,也只能弄出一件虎頭蛇尾的東西來。
畢竟表面的視覺美化,可不一定能夠出類拔萃。
所以,十有八九,這件作品……不會被選中。
鄭曲尺繼續朝前走,有幾名工匠正在激烈地商議著什麼內容,她隱約聽到了其中的對話。
“我乃弓人出身,你且說說,制弓射日不可行,但彎弓射大雕可行?”
弓人?
根據考工記上內容,一般木匠細分下來,有輪、輿、弓、廬、匠、車、梓七大工種。
輪,就是專門製造車輪。
輿,車廂之類的模型工。
弓,弓箭工。
廬:廬器,那就是刀、劍、戈、戟、茅等兵器的柄。
匠:建築房屋之類的工人。
梓:這類人工作比較雜,以木樂器為主,但也做一些箭靶、飲器之類。
“你不懂,我參考過往年霽春匠工會的作品,繁花似錦,其工藝集美觀、實用,你這張弓設計出來可減力、又多發,雖實用,但卻不好看,叫人瞧不上。”
“據聞,今年當評判的是來自六國的七姓大家,肯定比往年更嚴格,畢竟前幾年也沒少出彩的作品,普通的木藝品,的確缺少些叫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可時間緊,任務重,大型的器械便不用想了,咱們還是想想做件什麼出奇不意的東西吧。”
“不如做百寶嵌?”
他口中的“百寶嵌”,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鑲嵌多種經過加工的珍貴材料,從而達到突出構圖主題和強化裝飾效果的目的。
這種百寶嵌鄭曲尺曾在展廳見過,是一件宋藝品,它是在螺鈿鑲嵌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寶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鑲嵌工藝。
鄭曲尺腦中浮現出相關資料,但她想,這個提議絕對不會有人同意。
果然。
“就算咱們傾家蕩產,也湊不出百寶不說,那個寶石如何嵌入器物上?這工藝咱們能比龜茲國那群癟三手更巧?別到時候整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出來,貽笑大方。”
“我擅南方雕刻梨木大立櫃,咱們可做一件高逾丈餘,然後在上面進行設計出彩,不必拿寶物嵌入,而是雕刻出戲獅獻寶,其場面宏偉壯觀,再以金器鑲嵌邊角,打造出一種富麗緊緻的線條……”
“可是這時間可充足?”
“估計不行……但是咱們趕工卻可以將它做出來,雕刻部分是最費時力,我們可以多找些人來幫忙……”
福縣的傢俱,向來樣式單調普遍,臃腫笨重,實用強,美觀度實屬一般,更別提引進什麼雕刻工藝,這人的想法不錯,聽著他的描述,鄭曲尺都有些期待他們的作品了。
方才聽三個對話。
一個顯然擅結構框架,一個擅外飾雕刻,一個則有審美藝術跟時間規劃,倒是一個合適的小團體。
接下來,她又繼續朝前走。
她看到有工匠想標新立異,整了一堆奇型怪狀的木頭,只可惜手藝配不上想法,一直在那裡唉聲嘆氣,做廢一批又一批的木料。
哥們,咱實在不行,就加入吧,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她也替他愁掉了一根頭髮後,就又抬步,直到看到一個匠師叫鄭曲尺驚歎了。
這都快完成過半了吧。
這是什麼時候就開始準備的啊?
就是她看著總有點眼熟……再仔細一看,這不是她之前做的起土器ps版嗎?
別以為你披了件“增強型”的外衣,我就認不得了。
所有簡易起重,都是由一個單梁吊臂、一個絞車、一根繩和滑輪的滑輪組完成。
她的起土器是最原始的定滑輪滑車,但卻是一種複式滑車,在同一軸上裝有直徑不同的兩個滑車,直徑大的為絞,作為原動力由人搬動絞車,帶動直徑小的轆轤轉動,把東西吊起來。
在這其中,她設計了減重設計與轉向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