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一五”匯總(中),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華帝國能用到那麼多石油嗎?(石油產量有些誇張了,大家不要較真呀,囧)
同理,帝國鋼鐵工業規模達到年產570萬噸鋼鐵,而今年美國鋼鐵產量僅為400萬噸出頭,英國和德國都在300萬噸左右,至於法國只有80萬噸,而和帝國交戰的俄國也有60萬噸產量,島國曰本的鋼鐵產量依舊連1萬噸都不到。
中華帝國的鋼鐵剛也規模位居世界首位,帝國能用到這麼多鋼鐵嗎?
答案只有一個字:能!
先說石油,石油的用處有很多,汽油、柴油、合成橡膠、塑膠等等都可以從石油上得來,廣泛用於人們的生活中。
光從燃料這一方面,帝國就需要大量的石油,目前帝國的道路上行駛著超過十萬輛汽車,另有兩萬輛各種用途的拖拉機分佈在各地,天空中漂浮著數百艘飛艇,這三者每年都在快速增加,特別是汽車,汽車已經成為有錢人身份的象徵,有錢人紛紛掏錢購買汽車,隨著有錢人越來越多,汽車的銷量也會迅速增加。
而且北斗汽車的瑤光馬上要推出新款,舊款也將降價銷售,預計銷量會進一步增加,甚至帝國還在研製“柴油火車”,“柴油火車”將比蒸汽火車更加安穩快捷。
鋼鐵的重要性更在石油之上,發展工業都需要用到鋼鐵,軍工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就連石油工業也要用到大量鋼鐵,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地方需要用到大量鋼鐵,那就是鐵路。
鐵路上,一條標準鐵軌長25米,重量達到0.75噸,“一五計劃”中帝國一共修建八萬餘公里鐵路,連線全國重要城市,最普通的鐵路也是由往返雙線四條鐵軌組成,八萬公里鐵路用到鐵軌的總質量超過900萬噸。
在帝國建設鐵路初期,鐵路建設比較“慢”,不是因為缺少修路的勞工,而是缺少鐵軌,等到帝國鋼鐵產量上來了,鐵路建設才開始大爆發,興華五年修建鐵路長度已經達到公里。
單單是鐵路就用到如此之多鋼鐵,使得帝國每年的鋼鐵供應都稍微有些緊張,好在一切已經步入正軌,隨著鋼鐵工業的繼續擴充,帝國不會再為鋼鐵發愁。
在“一五計劃”的五年中,中華帝國一共建成了一千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拖拉機、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工業企業陸續出現,工業產值暴漲數倍,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佔的比重,由興華元年的27%上漲為興華五年的58%;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的比重也由興華元年年的68比32,變成43比57。
國民收入也因為工業的快速發展而大大提高。
農業、工業、商業這三者從來都是互補的,中華帝國人口中以種地為生的老百姓佔大多數,即便是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還種植高產農作物,收入依舊不會太多,但是農民的基數太大,這就形成了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
在滿清王朝時代,西方各國都想將滿清王朝變成其殖民地,便是看到中華大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足以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用來傾銷本國生產的各種工業產品。
農業舊式工業和商業的基礎,西方國家工業發展若是沒有對自己的殖民地進行壓榨,那就是對本國的農民進行壓榨,想要發展工業,最好的方法便是提升本國農業的產值,讓農民賺到更多的錢。
如今在中華帝國,手中有了餘錢的農民開始購買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商人們賺到了錢,又開始建立新的工廠,招收工人,提升一部分家庭的收入,雙方買賣交易便使得商業快速發展。
興華五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54.17億美元,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為68.33億美元(不包含殖民地),而中華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則為486億華幣,約合73億美元,接近美國的二分之一。
光看國民生產總值還可以,若是計算人均收入,按照中華帝國這四億多人口,那人均收入可真是少的可憐,只有105華幣,約合15.75美元,而美國人均收入達到229美元,英國人均收入則是178美元,這可是十倍以上的差距,不知道中華帝國還需要多少年能夠追上。
唯一值得讓帝國內閣成員高興的是,今年國家財政收入達到67.2億華幣,雖然財政支出要超出這個數字不少,但是依舊讓眾能夠成員看到一些希望,預計過不了幾年,國家財政就能達到收支平衡。
在另一邊,顏學義已經收到一份關於皇家商行興華五年收益的檔案,詳細列出皇家商行下轄各大企業的收入支出情況,讓人震撼的是,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