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大閱兵(上),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典第一部分泰山封禪已經結束,顏學義帶著臣子乘坐飛艇返回龍城,在一月一日,還將舉行一場大閱兵,此次大閱兵將邀請外國人參觀,這是中華帝國向世界宣揚武力的時刻。

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以示慶祝、致敬,展現部隊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乃至威懾敵國。

中華五千年曆史上,閱兵早已有之,最早的閱兵就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塗山會盟,而在公元前11世紀時,周武王在孟津舉行大規模的“觀兵”,同時宣稱伐紂,要替天行道,這都是閱兵,春秋之後,歷史資料中記載的閱兵次數越來越多,在滿清王朝,閱兵成為一種正規的訓練制度,入關後,滿清王朝規定,每隔三年在南苑圍場舉行一次“大閱”,大閱按照實戰要求進行,目的是為了檢驗八旗兵的訓練情況和戰鬥力。

於是閱兵成為一項傳統,既檢閱己方軍力,又可威懾敵人。

自從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始,西方白種人國度快速發展,經歷工業革命後,西方國家發展的更加快速,國力日益增加,到了十九世紀,西方國家多次打敗滿清王朝,以至於白種人認為西方才是地球的中心,西方世界才是文明世界,其他地區的人都是野蠻人。

然而中華帝國的出現讓西方國家警惕,西方國家不願意一個黃種人國家崛起,以英國和法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非常想要擊垮中華帝國,但是不能如願。

雖然西方國家中的德國和中華帝國有著一些合作,這只不過是利益的交換,兩者之間的關係僅此而已,若是有機會,德國一定會在背後插上一刀。

可以說中華帝國在地球上到處都是敵人,一有機會,其他國家都會出手,將中華帝國打入深淵。

在這種情況下,中華帝國必須擁有足夠的武力來威懾敵人。

戰爭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一旦發生戰爭,就意味著死亡,中華帝國不願意輕易發動戰爭,現在中華帝國和俄國的戰爭,也是因為兩國邊境線太長,而俄國一直垂涎中華帝國的土地,所以這才是戰爭的起因,兩者就是天生的敵人,除非一方消亡,才會結束。

中華帝國想要進行大閱兵,一方面是為了展示武力,震懾那些沒有和中華帝國開戰的國家,將他們內心中的想法滅掉;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中華帝國的國民知道國家非常強大,有利於提升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大閱兵在國慶日這一天舉行,大閱兵的地點在龍城皇宮外的廣場上,因為皇宮(城)南城門名為朝陽門,所以該廣場被命名為朝陽門廣場。(囧)

另外皇城四大城門名字分別為:東含春、西懷遠、南朝陽、北拱辰。

朝陽門廣場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50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足以用來舉行國慶大閱兵。

……

一月一日未到來之前,有大量的人群向龍城趕來,這些人多是居住在全國各地,透過各種方式來到龍城,想要親眼看一看帝國威武之師。

幸好龍城政府提前有所準備,否則這些人中將會有許多人露宿街頭。

一月一日清晨天未亮,居住在龍城周圍地區的老百姓向龍城走過來,由於距離朝陽門廣場比較遠,他們只能在天未亮時就出發,勉強能夠在預定時間前抵達朝陽門廣場。

天亮後,陸續有人向朝陽門廣場走來,不過朝陽門廣場已經被治安警察和武裝警察封鎖,來人必須接受檢查,沒有身份證明,或者攜帶可疑物品,都將被驅離或者抓捕。

中華帝國的崛起肯定會給一些人帶來深仇大恨,滿清餘孽、曰本人乃至英國人和法國,有很多人希望給中華帝國製造混亂,最後是將顏學義殺死,這樣就會使得中華帝國大亂。

像大閱兵這種對外的大型慶典,一旦出現意外,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凡是想要參觀大閱兵的人必須接受檢查,不想接受檢查,那就不可能進入朝陽門廣場。

朝陽門廣場上的觀眾席位分多種,最好的位置自然是朝陽門城樓上的席位,皇帝顏學義會帶著皇后常語欣會出現在上面;第二種位置則是帝國政府特別邀請的帝國國民,這些國民可能是大慈善家,可能是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有可能是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人,還有可能是為帝國奮鬥卻受傷的軍人,凡是為帝國做出貢獻的人都有可能被邀請;第三種則是帝國政府邀請的外國“貴賓”,主要是各國駐中華帝國的大使;第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