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6章 娛樂業興盛,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年多的發展,使得帝國國民收入迅速增加,在中華帝國未成立前,吃飽穿暖只是底層老百姓心中的幻想,而現在,吃飽穿暖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普通老百姓正在向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的時代邁進。

當人民物質生活等到滿足的時候,就是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開始,“精神生活”換個詞就是“娛樂”。

一個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外,還剩下不少的時間,部分人會將這部分時間用於學習、談情說愛之類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這部分時間該如何利用,於是便出現各種娛樂活動來打發這段空白的時間。

娛樂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看戲聽曲、看電影、聽“說書”、看書看報紙等等,花點錢來打發無聊的時間,這是中上層收入群體都能接受的事情,即便是最底層收入較少的老百姓,也會拿出一點錢,用來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也能增長一些見識,畢竟現在不是滿清王朝時期,那時候底層老百姓每天從早忙到晚都不見得一家人能吃飽飯,而現在,人們不但都吃飽穿暖,空閒時間也大大增加。

看戲聽曲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一直儲存的娛樂生活,人們看的戲聽的曲合起來就是戲曲,戲曲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中國傳統藝術,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

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在此之前,從事戲曲行業的人地位非常低下,幾乎和農民、小販的地位等同,但是在娛樂活動缺少的時代,戲曲是各個階層都接受的事物,這也導致在和平年代戲曲行業的快速發展。

不過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又能有多少錢,老百姓會花錢看戲曲?戲曲無論怎麼發展,發展的速度和現在的發展速度相差甚遠,因為在中華帝國統治下,老百姓的收入大大增加,收入增加,老百姓才會拿出錢來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短短几年時間,中華帝國的戲曲行業猶如大爆發一般,一方面是因為從事戲曲行業的人員地位稍有提升,擺脫“賤民”身份,人們不會再用有色眼光看待他們,另一方面則是從事戲曲行業賺的錢比較多,所以吸引不少人加入到這一行業中。

一些酒樓會請有點名聲的戲班子常駐,為酒樓吸引人氣,富人家裡辦紅白事,也會請戲班子來唱戲,一些名聲很大的戲班子甚至自己建戲樓,名氣小一點的或者新創的戲班子則會離開城市前往城鎮或者農村,雖然那裡的人收入趕不上城市,但是農村的娛樂生活很少,若是來了戲班子,不少人家都會拿出錢全家去看戲,收入足以讓戲班子維持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就出名了,財源廣進。

和戲曲差不多,說書的歷史也比較悠久,說書其實就是講故事,故事的範圍也很廣,上至神話故事,下至鄉間趣事,往往人們喜歡聽什麼,說書人就會說什麼樣的故事。

戲曲進酒樓,說書進茶館。

酒樓和茶館提供的服務不同,使得收入也相差很多,這樣的格局也就一直保持下來,收入較多的人請客去酒樓吃飯看戲曲,打發時間的人去茶館喝茶聽說書。

人們收入增加,吃完晚飯邀三五個好友去茶館,要一壺茶聽說書先生講故事,也變成很平常的事情。

現在人們在茶館中最喜歡聽的故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和顏學義以及顏學義的臣子有關的故事,畢竟帝國成立時間不足十年,這裡面的故事會流傳很長時間,就比如顏學義被民間認為是紫薇大帝下凡,主要原因就是說書先生。

還有一種故事就比較奇特了,說書先生不講歷史也不講名人之事,而是拿出一份最新的報紙,給客人將報紙上的新聞,說書先生也是能說會道,在講新聞的時候,也會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客人更好的理解新聞的內容,雖然一些人自己訂了報紙,但是就喜歡來到茶館聽說書先生講新聞,別有一番樂趣。

說書人和茶館便成為一個好搭檔,人們有閒錢進入茶館喝茶聽故事,茶館越來越多,說書人也越來越多,相輔相成。

和戲曲說書相比,電影就是比較新奇的娛樂活動了,興華四年,中華帝國的電影業露頭,皇家和帝國的眾多貴族聯合成立歲月電影集團,開始在市縣建立大量電影院,又成立大量電影放映隊,去往城鎮和農村放映電影。

在農村和城鎮的露天電影,每個人只需要花費1分錢,到了電影院中,普通的座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