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章 布林戰爭(二)爆發,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英國的實力很強大,這不需要懷疑。

英國殖民地面積超過三千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佔各列強殖民地總和的二分之一,等於本土面積的100多倍,殖民地人口近4億,等於本國人口的9倍,殖民地範圍包括各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的國旗飄揚於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東半球還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陽光的普照,因此英國自稱為“日不落帝國”。

英國的世界霸權是在十八世紀中期確定的,在這近乎一個半世紀中,英國在其龐大的殖民地支援下,國力迅速增加,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一個半世紀時間會讓英國的實力增加到何種地步,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財富都被聚集在英國人手中,這些財富就是英國的底蘊,一個難以輕易撼動英國地位的底蘊,除非是爆發一場世界性大戰,而英國是戰爭中的主角,才會讓英國的底蘊快速被消耗。

如今,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就要和兩個總人口不過44萬的地區性小國(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都是布林人建立的國家)開戰,似乎戰爭的結果在已經註定,區別只是英國會付出多達的代價征服布林人國家,同時也讓外人佩服布林人的勇氣,敢對英國人說不。

時間一天天過去,戰爭的腳步正在臨近。

按照英國設計的南非未來的政治藍圖,英國需要建立一個聯邦式的南非,囊括德蘭士瓦、奧蘭治和納塔爾,以開普殖民地為領導,在這些自治的殖民地建立起英國式的議會代議制度,保護英國在南非的貿易利益和勞動力供應,並保證其屬地和臣民的安全,從而在南部非洲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英國殖民體系,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英國人雄心勃勃,步步進逼。

實際上英國人和布林人談判只不過是為了爭取時間將更多的軍隊調集到南非,當然,能夠從談判桌上取得一切更好,戰爭避免不了自身出現死傷。

興華七年9月,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告訴米爾納爵士,可以考慮把外僑得到德蘭士瓦公民權的居留期限從14年減少為5年,但是要求英國今後停止對德蘭士瓦共和國提出宗主權的要求。

受國內輿論的影響,英國國會在給克魯格的答覆中說:“……女王陛下和政府認為南非共和國政府的答覆是消極的,或者是非決定性的……女王陛下和政府保留對目前形勢予以重新考慮,並採取相應的最後解決手段的權利。”

為了給德蘭士瓦增加軍事壓力,英國又從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調派了兩千人增援納塔爾殖民地。

10月9日,德蘭士瓦政府向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國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後到達南非的一切軍隊,將一切爭議問題付諸外交仲裁,限48小時答覆。

10月10日,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命令米爾納爵士對南非提出的條件予以拒絕。

10月11日下午五點整,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聯邦議會向英國宣戰,戰爭正式爆發。

戰前,英軍在南非約有2萬餘人,其中1.3萬人部署在納塔爾殖民地,7000人駐紮開普殖民地,此外還有4.7萬人正在馳援途中,英軍企圖從開普沿三條鐵路向奧蘭治、德蘭士瓦進軍,擊潰布林軍,佔領其首都,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而布林人的戰爭計劃是,在英國援軍到達南非之前,集中優勢兵力,分為兩路,一路向東進攻納塔爾,分割幷包圍兩個主要的英軍據點:萊迪史密斯和鄧迪,並佔領德班港,獲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佔領西開普鐵路線上英軍主力駐紮的兩個戰略要地:馬弗京和金伯利。

於此同時,還要在開普殖民地煽動布林人暴亂,牽制英軍兵力,尤其是破壞東西兩條開普鐵路的運輸,阻止增援的英軍利用鐵路向北挺進,此外為了防備非洲土著趁開戰之機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共和國,布林人還分出三支部隊防守三個重要區域。

英國人和布林人各自有各自的作戰方案,不過是布林人先向英國宣戰,戰爭最開始按照布林人計劃的方向走去。

10月11日,有“西德蘭士瓦之獅”之稱的德拉瑞將軍率領一支布軍進入英屬貝專納蘭境內,切斷了西開普鐵路幹線,從而阻隔了開普地區與羅得西亞間的聯絡。

10月12日,由德蘭士瓦軍隊和奧蘭治武裝部隊組成的布林聯軍向東開拔,布軍總司令皮埃特·茹貝爾將軍率領主力部隊,從東奧蘭治翻越德拉肯斯山,進入納塔爾殖民地,直撲納塔爾英軍主力所在地萊迪史密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